新国学网:吴民先书画人生之精神_日本-文人-作品

编辑:陈思竹 来源:小郑就是小郑啊
 
吴民先,这个名字与他的家世,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即陌生又熟悉。他擅书,能作各体书,尤精于石鼓文,其书风

吴民先,这个名字与他的家世,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即陌生又熟悉。他擅书,能作各体书,尤精于石鼓文,其书风凝重浑厚,且有新意;绘画则传承“海派”金石一脉,并以花鸟见长,偶涉人物、山水。画格雅逸清新,极富文人气息。他的诗清新平白,意境高远,自作题画诗,往往直达胸臆,佳句迭出,在当下书画界中甚为少见。他桃李满园,画誉远播,多次被邀赴日韩台举办书画展。在学术和专题史料的研究上也有建树。他就是一代宗师吴昌硕的第四代孙——吴民先。

吴民先别号汲野、苕翁等,是吴昌硕的嫡系曾孙,浙江省安吉县人,少年时随母生活在苏州吴江,在吴江完成小学、中学学业,196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历任如皋县石庄中学教师、吴江县教研室教研员、苏州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现任苏州吴昌硕研究会会长、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顾问、吴昌硕纪念馆学术顾问、日本东京中国书法学院教授。他家学深厚,其母沈蕴真是晚清著名大书法家蒙庐老人沈景修的曾孙女,毕业于上海昌明艺专,与先生父亲为同窗学友,写得一手好字“连赵朴初先生都认为是‘当世罕有其匹’”1。其父吴瑶华为现代大书法家于右任文书。吴民先有如此深厚的家学渊源,平时耳濡目染,浸润其中不想成书画行家也难啊!其实不然, 1940年吴民先降生于日寇侵华猖獗日炽的逃难途中,战争使他与父亲长期分居二地,1949年其父亲侍于右任去了台湾,可以想见,其日后生活的种种艰辛。直到1977年,先生才由苏北调回苏州工作,与家人一起生活。先生诗曰“蒙懂龆年别故乡,乱离身世历沧桑。”

 

一.自觉——秉承家学

“耕耘笔砚送流年,一卷涂鸦苦亦甜;莫道芜园凋落尽,灵根晚发嫩枝鲜。”

(吴民先——七绝·拙著《吴民先作品集》问世)

江南文化底蕴深厚,姑苏为文人荟萃之地,有书画雅好者众多。得知先生是吴昌硕嫡系曾孙,就有人想前来拜会进行交流。他回忆道:“一次,苏州文化人江洛一问我, 你是吴昌硕的后人,我说是啊。你印章刻不刻,我说不刻。你画画不画,我说不画。你书法写字不写字,我说,只能说在文化大革命中抄抄大字报,写了一些毛笔字。他说了一句话‘很可惜’”。当天先生思绪万千,一夜未眠,他想到了母亲曾经叙述过的家世,想到了祖辈曾经的辉煌······。如今国势渐好,曾经的磨难已过去。“你应该把吴昌硕的艺术继承下来” 江洛一的话犹如滑过夜空的流星,一下子点燃了先生心中奋斗的激情,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像似堵在火山口之岩浆。虽已年届不惑,但使命感使他有了人生目标与动力。当时工资有限,他就把烟戒了,省下钱买笔墨纸砚与相关书籍。从此他宿舍的灯,常常亮至午夜,从未懈怠。

 

二.自省——参悟艺道

  “汩汩苕溪往事悠,艺林名宿尽风流;而今侪辈同心绘,酣畅淋漓墨气浮。”

                                (吴民先——七绝·题艺林雅集苕上之作)

荀况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往今来,能自省者,皆有成就。“自省”,不仅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更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人格特质,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能力和方法。先生十分自律,没有因为年龄而急于求成,他从画史、画理入手。国画讲究“以书入画”,书法是绘画之基础,他就遵循着传统的研习方法,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他不仅有先辈“内省”定力与刻苦专研的精神,更有得吴越天地灵气之悟性,所以提高很快。吴昌硕 “以古为新”,用篆籀笔法入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为此先生在对传统书法精研的基础上尤其对石鼓文进行了着重研究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他的石鼓文书法作品入选国际临书大展,这是对他数年努力成果最有效的肯定。由于他方法对,路子正,他的绘画一下子也得到许多同道的认可。但他并没有以酷似缶翁笔法的绘画为满足,在此基础上开始广泛吸取传统养料,研究八大、徐渭等诸多名家作品。他以古人为师,博采众长,以同道为友,交流学习,虚心求教。还时常拜会王个簃、沙孟海、程十发等书画大家。他不仅与前辈同道请教求益,还时常与前辈求教探讨作诗、作词之心得。1987年《吴民先诗书画特集》在日本顺利出版,由此而被关注。次年即应邀赴日本冈山为水墨画“虎杖会”主讲吴昌硕生平艺术,兼作吴昌硕流派书画技法指导,并举办了个人作品展。从此他频繁与日韩进行书画交流,并多次被邀举办画展。其中在日办展就5次,作品入选日本相关大展8次。

十年的勤作深耕,他的书法已在对缶翁书法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拓展,甲骨钟鼎草隶各书体都有涉足,在实践、创作面扩大的同时,对吴昌硕书法艺术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把握和发展。有历代名家经典内化滋养,不仅在书体的选择上趋于多样性的表现,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内蕴上也在求其丰富性的体现。图1《集散氏盘》1987年作,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已经把吴昌硕在石鼓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线条书写性化到了钟鼎文书体的创作中,书法创作已进入到了主动性表现的情感抒发。参悟入道,已渐入佳境。

先生 “二十读史,三十学诗,四十学书,五十学画”。他不仅有古时文人较为全面的修养,更有古贤士人之精神。“先生人品高洁,心源正直,狷介有度,俨然古君子风;接物待人,又如春风秋月,和谐圆满,一派前修雅度。······及先生中岁,声名、事业已腾越苏州,政府又素重先生才干,将以文化局要职征举,先生坦诚而谢之,对曰‘心在讲堂’。先生处事无私,家藏吴昌硕文物及相关资料,皆为累世遗珠,且市值日隆,而先生从未质之金银,恒以文化精粹视之,比来,已分数次捐赠安吉吴昌硕纪念馆、吴江博物馆等处。古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先生有景行高范,而示人仅在细琐,盖人之立品,天地自有明鉴也” 2。自古有“画如其人”之说,当观者在他的作品前面时,会感受到一股清雅雄厚之气扑面而来,在感受灵动画面的同时又能感受到一种置身于纯净之境。图2《朱竹轴》1997年作。这是他相对较早的作品,但他对吴昌硕金石派书画的那种气息、修养和笔墨功夫的把握却都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源于先生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其画面笔墨仅停留在形象的表达上,而是从一开始就把握住了艺术的本质,注重文化精神的呈现,这全得益于他的诗文修养与比较高的悟性。认识境界不同,故出手不凡。 

 

三.自强——凤凰涅槃

“沉疴殗殜度残年,十载疗心在砚田。不惯春明金粉地,家山碧玉总情牵。”

(吴民先——七绝•患癌症十年怀乡有感)

如果说1978年是吴民先人生新起点,那1987年和1988年在日本举办画展、出版画册、作讲座交流,则是先生书画艺术创作中自我觉醒的开始,也是他作品的成熟期和丰收期。也许但凡有成就的人,上帝都会给其炼狱般的成长经历,2001年、2006年、2008年先生经历了三次癌症。期间他一直客居燕京,大家对他的书画了解甚少,2008年“吴民先七十初度书画回乡展”则给了大家一个惊艳亮相 ,有人就打趣地说“人家也许是一次大病就趴下了,而吴老怎么是生病愈来愈重,可画一次比一次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余患肺癌术后十年,膀胱癌术后六年,肺癌双肺及胸膜转移化疗后三年。于九死一生间犹能挥毫、吟咏、采风、雅集,且比年返里周游于幽燕吴越之间。何也?乐山乐水疗吾病,做书作画养吾心。”3他说:“生病是坏事,但可以把它变成好事”。“是书画给了我营养,使我在书画中更好地体会到了人生价值”。他的豁达、超然之心境,成就了他书画艺术上的不断突破,给人惊喜连连。当了解了他的故事后,再去看吴老画中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就会发现已不仅仅是山水、花草或者是古贤高士。看到的是他的人生态度与生命价值,同时也会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艺术的精神所在。图3《鱼翁图》1994年作,图中自题诗曰:“春风春雨正潇潇,鱼壮虾肥柳絮飘。安得偷闲归故里,怡然独钓泛西苕”。

2014年是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国内国外都在组织相关的各种活动,先生也少不了被邀参加各种活动。2013年日本方面计划邀请先生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纪念吴昌硕170周年诞辰吴民先书画展”,这一时期先生身体特别虚弱,在房内稍一走动就感觉气接不上来,需在沙发上休息良久才能得以缓解。但他再三推辞都未果,最后日本方同意先生可以不去日本,由家人代为出席开幕式而达成一致。先生在二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八十余幅作品的整理与创作。还整理完成《凤凰山斋吟草》诗集一部和《缶庐拾遗及其他》文集一部,同时付梓出版。2015年初应邀赴台国父纪念馆举办“纪念吴昌硕170周年诞辰‘两岸一家亲’——吴民先书画展”画展规格高,场面热烈。马英九、宋楚瑜、洪秀柱等台湾政要都送来墨宝贺词,台湾书画同道名流济济一堂,既是一次成功的书画展示,更是一次富有深意的两岸交流。

“书为心画,诗乃心声”。

图4《篆书自挽联》2009年作,与他病前的书作比较,高古凝重,精气神十足,其笔下的线多有扛鼎之力,处处喷发出沉雄、永恒之气魄。释文:“俗骨随苕水去但求超度,清魂返故山来不入轮回。” 自篆挽联,这格局、这境界,难怪阎王要对他视而不见。在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为先生画册写的序文中记叙了一段趣话:“永新啊,好多人在阎王那里排队,哭哭啼啼的人往往被阎王先打发走了,因为受不了他们的吵闹。只有我不声不响地写诗作画,阎王也看不见我了。”4

吴民先病后的绘画,其画风韵味也趋于多样化,有淡逸、秀雅;有萧疏、隽永;有朴茂、沉雄。但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其作品中刚健、沉稳的文化精神与美学追求则贯穿始终。图5《葫芦轴》2013年作,这幅作品墨韵精妙,画面恬静、平和且趣味足。图6《家山鲜味》2014年作,此幅作品则朴茂、生动,笔道淳厚,墨韵淋漓。

先生以诗人的情怀、文人的气节,用作品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精神中超逸古雅境界的向往和传统文人旷洁虚静情怀的追求。有时他的作品在题材上也会顺应时势趋时谐俗,可其内蕴仍透着高古雅正之气。“文”和“格”始终是他作品内蕴特质,“文”是文化修养,“格”是人格精神。这在当下,尤其可贵。

 

四.自信——大道传薪

“酣畅淋漓墨气浮,毫端情满写春秋;承前启后开新面,我盼诸君占上游。”

(吴民先——七绝二首•题艺林雅集苕上之作)

2019年11月 “归去来兮——吴民先书画作品展” 在苏州美术馆成功举办,这是先生从事艺术研究创作40年来的一次阶段性回顾,也是先生新征程的一次开启,“师缶弘艺——吴民先艺术工作室”在苏州市职业大学随展同时挂牌成立。值此,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日本前内阁总理鸠山由纪夫及国内相关人士等专门发来了贺电贺信以示祝贺。中国著名书法史论家、书法家朱关田先生则以四尺整宣写了“三绝詩书画,缶翁善继人”墨宝送至画展开幕式。同时首发大型精装版《归去来兮——吴民先书画作品撷英》画册,其盛况已多年未见。“著名画家、作家易洪斌说:“当今画坛艺高者夥矣,自谓文人画者亦夥矣。惟如民先被如许淳厚之国学家风,著传统文史之学养修为,持神闲气定之文人心态,而又诗书画皆备于一体者鲜矣。即不谓民先为中国最后之真正文人画家,亦足跻身于最后一批真文人画家之列也” 5。先生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他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事业不遗余力,关心着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更是时刻心念着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发展,情系着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与教书育人。他邀请西日本书道协会会长、西泠印社名誉社员师村妙石来学校“师缶弘艺工作室”交流,与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畅谈工作室今后工作设想和建议。他认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一定要进入到历史的文脉和语境当中才可窥其究竟。可以想见,“吴民先艺术工作室”的建立,对弥补年轻人中对传统文脉认知上的缺失将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中共早在十八大就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使中国画在传统文脉上能继续得到发展,必须以中国文化思想为根基去寻求突破,这一思考既是中国画本体的自觉意识,更是传统文化延续的要求所在。

五.结束语

百余年来,中国画经历了从“改良”、“中西融合”、 “穷途末路论”,到当下对回归传统的思考。中国画的发展错综复杂,虽没有完全西化,但愈来愈缺失民族文化审美之内涵,已日渐失却自己文化的精神。当今我们国势日益强盛,理应反思既往的历程。绘画作为意识形态里的文化现象,必须让中国画回归到中国文化的立场,这是必要的民族文化自信,也是历史使命和时代的召唤。

 

http://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9/158814394554543010.png

图1  《集散氏盘》1987年

http://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9/158814395388524950.png

图2  《朱竹轴》1997年

 

http://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9/158814396146779540.png

图3 《鱼翁图》1994年

 

http://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9/158814397048693590.png

图4  《篆书自挽联》2009年

 

http://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9/158814402592541080.png

图5 《葫芦轴》2013年

 

http://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9/158814403254957740.png

图6  《家山鲜味》2014年

 

参考文献:

[1] [4]  朱永新. (序) 带上自己的东西 [M].吴民先八十初度书画小品展作品集.上海:程十发艺术馆.2018.

[2]汝悦来.  风流垂典范 绝艺共推崇 [M]. 归去来兮——吴民先书画作品撷英.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9.

[3] 吴民先. 思乡吟 [M].吴民先八十初度书画小品展作品集.上海:程十发艺术馆.2018.

[5] 易洪斌. 达如襟抱许斯人——我看民先 [M]. 归去来兮——吴民先书画作品撷英.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9.

作者介绍: 

葛鸿志1959年生,男,苏州人,教授,研究方向:美术与美术教育

任亚地1974年生,男,安徽淮北人,讲师,研究方向:绘画与美术教育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日本,文人,作品,日本 文人 作品
下一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铜镜鉴定你可懂?马未都:五大要点需牢记_宋代-作伪-铸造||上一篇:论光绪三十年东平府银锭的收藏价值_中元-收藏-清代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