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海霞:时光之流中的大茅屋画室_艺术家-无极-艺术

编辑:陈耀杰 来源:中国美术报 
 
【编者按】毕加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贾科梅蒂、常玉、吴冠中、赵无极、庞薰琹……这些中外艺术史上如雷

【编者按】毕加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贾科梅蒂、常玉、吴冠中、赵无极、庞薰琹……这些中外艺术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出现在巴黎蒙巴纳斯艺术区的大茅屋画室。这个大师云集的地方,被后人称作现代艺术的诞生地。

历史的回声仍响在耳际,循着先辈的足迹,我们重返巴黎,追寻那些半个世纪前来自遥远东方的艺术灵魂。自本期开始,本栏目将对当年曾法国求学的中国艺术家做一集中介绍,在追慕先贤风采的同时,希望能给当下艺术家些许启发与借鉴。

过往风流时光之流中的大茅屋画室

□ 海霞

因为工作关系,近期我经常出入巴黎十四区的大茅屋画室。每踏进这条与画室同名的狭窄街巷,嘈杂声顿时消失,现实世界好像被挡在街外,时光停驻……还是那个卖画笔颜料的老商店,还是艺术家来吃饭喝咖啡的小餐厅,大茅屋画室依然在,依然是一百多年前的样子,朴素的红砖外墙与墙上的黄铜牌一点儿没变。

十四区与六区交界的蒙巴纳斯区(Montparnasse,这名字正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的阿波罗及缪斯女神居住的仙山)在19世纪就因房价、物价便宜又有田园风光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如作家雨果、夏多布里昂,诗人兰波,画家布格罗),尤其当时这里算郊区乡村,买酒少交税,那些喜欢喝酒寻欢的波西米亚式艺术家很快就呼朋引伴住在这里。1910年,巴黎纵贯南北的地铁线开通,北边蒙马特高地的艺术家开始大规模地南迁至蒙巴纳斯。一些价格公道的咖啡馆、餐馆适时开业更是推波助澜。

1910年至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三十多年间,蒙巴纳斯艺术区进入黄金时代,小小的瓦万(Vavin,今天改名为毕加索广场)十字路口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艺术的中心,毕加索、马蒂斯、夏加尔、阿波利奈尔(诗人)、莫迪里阿尼、曼雷(摄影家)、贾科梅蒂、米罗、布朗库西、杜尚、赵无极、滕田嗣治等人从世界的四面八方赶来,汇集到这个小小的街区,创造出一个新世界!真正意义的现代艺术诞生了!立体主义、抽象派、超现实主义各种新理念、新流派层出不穷,创造了世界近代艺术史上的神话。

看,这镌刻在牌子上的名字是曾在这里任教的著名艺术家。最出名的当属布罗代尔了(Antoine Bourdelle) ,是的,这位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大弟子,曾在这里执教20年,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20世纪初全世界的艺术家都直奔巴黎蒙巴纳斯,直奔大茅屋!贾科梅蒂、米罗等后来无数名家都是他的学生。

大茅屋画室对中国人并不陌生。中国老一辈留法的艺术家几乎都在大茅屋留下了足迹:20年代的刘海粟、庞薰琹、常玉、潘玉良都在这里接受创新大胆的现代艺术教学法。

每想到那个受封建压迫的旧女子潘玉良竟然在世界的另一头对着裸体的西方女子端详描绘,我就浑身一激灵——一个人换了大环境,经历和人生竟会如此不同。

20世纪40年代中国第二次留法浪潮让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艺术家登堂入室,迈入世界级艺术殿堂。

赵无极于1948年4月1日抵达巴黎,他回忆说,当时他只会一句法语,在出租车上,他对司机说:“Montparnasse!”司机二话不说,将他送到与大茅屋街交汇的瓦万路口,停在Le Dme餐馆前。从此赵无极再也没离开过十四区,再也没离开蒙巴纳斯区。他很快开始了上午学法语、下午在大茅屋上课的求艺生涯。

还有常玉,他当年同徐悲鸿等人同期抵法,但他没像徐悲鸿那样选择学院派画室,反而每天到思想前卫、教学手法大胆新颖的大茅屋上课学习。

他每天在大茅屋对着活人模特儿画速写。擅长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条线勾勒出身形饱满的裸女。他的裸女都有着粗壮的大腿,被徐志摩戏称为“宇宙大腿”。

中央工艺美院的创始人庞薰琹在回忆录《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中写道:我接受许多朋友的劝告,特别是常玉的极力反对,我放弃了在巴黎美术学院进修两年的原来计划。后来事实证明,在蒙巴纳斯的两年活动,所学到的东西,是在任何学校中学不到的。

他称大茅屋(la Grande Chaumire)为格朗特歇米欧尔(音译),他在文中写道:病后,我和常玉都是下午去画速写……不管你是什么人,买了门票就能进去。……画室并不是很大的,但是可以容纳一百多人。对窗靠模特儿台,有四排座位……最后一排站着画,用高画架……开始第一小时画一张,第二小时画四张,以后每五分钟(模特儿)换一个动作。一般来这里当模特儿的都富有经验,用不到别人去要她或他摆这样那样的姿势。

他还提到,常玉喜欢用毛笔画速写,很多人认识他。他喜欢画全身女像,最多只用十分钟。最有趣的是他把周围的人,不管男的女的,年轻的或中年的都画成女的裸体。没有人抗议,相反受到极大欢迎。

常玉生前孤独拮据,住在蒙巴纳斯一间斗室里,后因煤气泄露不幸离世。几十年后,他开始走红,作品拍卖价格一路走高。他被称为“中国的莫迪里阿尼”,但生平遭遇令人心酸落泪!

当时这个街区有不少知名画家、雕塑家开办的画室学校,但岁月流淌,很多画室都已消失踪影。只有大茅屋,在岁月的大浪淘沙里经历高峰或低谷,顽强地走到了今天。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家,无极,艺术,大茅屋画室,艺术家 无极 艺术 大茅屋画室
下一篇:国家文物局:全国已有长城保护员超过3千人_长城保护员-专款-已有-巡查||上一篇:殷双喜说“一个展览几百幅作品,很多观众的参观过程就是散步,十多分钟一个展厅走_作品-文学批评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