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为纪念这一意义重大的事件和振兴当地经济,安徽滁州政府决定在小岗村建设大包干纪念馆,纪念馆的主题雕塑委托大连理工大学温洋教授来进行创作。接到任务后,温洋前往小岗村收集创作素材,同当年按手印的农民们深入交谈,得到了当年事件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半年的创作,先后几经易稿,最终以厚重的写实风格创作了大包干纪念雕塑。为支援当地经济的发展,表达对小岗农民的敬意,温洋免费设计了这组雕塑,考虑到当地紧张的建设经费,雕塑使用了造价较低的合成树脂材料。雕塑泥稿经过一个半月的精心制作,于2005年5月24日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落成。该雕塑尺寸为8米×3米×2.5米,以半环形的立面组织了18位农民的场景式构图,艺术地再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生动地刻画了当事的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雕塑以组团式的中心构图形式,把中心事件再次展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了小岗村这18位农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以鲜红的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整组雕塑以新颖的构图形式,严谨的塑造手法以及高超的艺术处理获得了成功。
谈到自己创作的雕塑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参观,温洋内心十分激动,“作为这座雕塑的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1978年18位农民按下包产到户红手印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我将自己对改革开放的感情熔铸在这座雕塑里,体现了艺术创作展现文化自信的价值。”
关键字: 内容标签:农民,手印,构图,雕塑,改革开放,小岗村,农民 手印 构图 雕塑 改革开放 小岗村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