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题材绘画一直是西方绘画中最为核心的主题,自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之后基督教开始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在接下来的一千多年里,宗教题材绘画几乎成为西方绘画唯一的主题,《圣经》中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画家反复地描绘。当印刷术传到西方之后,宗教故事又通过版画这种方便又廉价的方式传播。可是说表现宗教故事的版画曾经是西方版画中最为重要的分支。
正在展出的“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的展品中丢勒的木版画、伦勃朗的蚀刻铜版画和卡洛铜版画都是宗教题材版画。
丢勒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为著名的画家,丢勒虽然还以壁画、祭坛画、油画等闻名于世,但是在美术史上无疑是以版画为其最突出的成就。他继马丁·施恩告尔之后,将铜版画变成一种当之无愧的真正的艺术。1510年,丢勒完成了于1509年开始刻制的一套37幅较小幅面的木刻《基督受难》。丢勒一生共用木刻和铜版刻制过六种基督受难的故事。因此,为了与同年较早出版的《基督受难》(《大受难》)区别,称这套幅面较小的为《小受难》。这实际上是一套《圣经》故事连环画,表现的是《圣经》故事中最常见的题材:基督被出卖、受鞭打、背十字架、受刑到复活等等,本次展出的丢勒作品大多出自这一系列。
关键字: 内容标签:铜版画,宗教,绘画,版画,欧洲,宗教,铜版画 宗教 绘画 版画 欧洲 宗教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