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书法有法_寻根弘道_运笔-作品-外祖父

编辑:王璐 来源:杭州日报 
 
吴淦樵夫作品南浔古镇张石铭旧居匾额“竹苞松茂”由吴淦书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书法最具有典型

zaUzUVc5kjTO0RAIdyAgAh1ddqTThzt1RLugmYDN.jpg

吴淦

RIzNJfxlCi3lYAUhlokMX02rImR5Hsl2KcDNY6OL.jpg

樵夫作品

N6XRRerDU0HjLKOY6neApOtiuYxrvr74CG5kqnF6.jpg

南浔古镇张石铭旧居匾额“竹苞松茂”由吴淦书写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书法最具有典型特征,西方人用于标记中国文化的典型艺术形式就是书法。书法的家学渊源,也与其他行业一样,颇多家门传承。近日,书画家樵夫赴南浔张石铭旧居,在旧居中发现一匾额“竹苞松茂”正是其外祖父吴淦书写。

书脉相传

19世纪70年代至沪鬻艺的书画家,郭其龙《沪渎杂记》共记载34人,内容包含每位书画家的姓名、字号、籍贯和专长,有吴淦、任颐、胡远、杨伯润等,基本囊括了这一时期的海派名家。清代书法家吴淦(1839—?),字鞠谭,又字超琦,号纯斋,室名原胜斋,浙江钱塘(杭州)人。有《原胜斋诗集》閛贡生。官嵊县训导。又与张荫榘同撰《杭城辛酉纪事诗》。吴淦工文章,精楷书,笔法晋、唐人,以行书应世,运笔洒脱,瘦硬通神。

据樵夫介绍,外祖父吴淦与近现代大家任伯年、吴昌硕、高邕等皆为海派文化主流。“任伯年在我外祖父52岁时为他画肖像,这在当时来说是很少见的。”和普通卖字画为生的书家不同,吴淦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后赴京任教育部官员,晚清宁波书画家冯雪卿等是他的学生。

1949年,樵夫出身习书世家,“我母亲工小楷,常写扇面。”正是受家庭影响,幼年时期,樵夫与家人寄居杭州水福庵中,常见母亲姑母姑父等长辈习书不辍,姑父更是整日伏案著书。“姑父要求颇严,对我习字要作批注、讲解。”自幼的耳濡目染使樵夫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多年的习字让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功底,书法也成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后尽管人生辗转,历经变迁,公务繁忙,樵夫从未停止读帖习帖,既与古为徒,求脱俗清新。他从日常工作中汲取营养,提高审美底蕴,渐渐形成了与其本性相契的独特风格。

推陈出新

笔墨取于物,发之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樵夫之书即为其心迹也。用笔,捺笔、竖笔和勾笔常有夸张的拖长,转角多用圆笔,运笔连贯流畅,不见棱角而内力暗藏,这正是樵夫得自楚汉碑简的功力。疾速运笔时常现飞白,不拘中锋侧锋,极尽笔锋变化,又不难看出其中融行草于隶篆的新意,这正是传统与时代、艺术与学养的互为渗透和完美融合的结晶。

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传承、弘扬、创新就是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是在弘扬中华文化。樵夫以执着勇气不断修炼这门艺术,一笔一画,虽然平缓,却笔笔带着温度。书如其人,率真自然,是樵夫自我人格修养,思想内涵的集中体现。他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坦然去进行书法艺术的学习和探索,于古拙中求新意。其作品浑实酣畅中散发出清奇深沉的魅力,且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内在的气韵之美。

品味樵夫的书法,能让人领略到一种平心静气的活力,既非一潭死水的枯寂,也非肆无忌惮的挥洒,而是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心境,使他始终积极入世,用内心不熄的热情,自得境界而不远离人间。

近几年,他的作品别有新意,其作品以陶瓷、竹简等形式的呈现,既表现其深厚的传统功力,又蕴含现代审美元素。作品书体齐全,形式多样,以书法作为形象元素来进行装饰且不加其他任何纹饰。多年来,樵夫曾在国内外办过多个个人展览,明年上半年,他的新作还将在加拿大亮相。


关键字: 内容标签:运笔,作品,外祖父,书法,运笔 作品 外祖父 书法
下一篇:公共艺术案例解析:龙与花之歌_龙与花之歌-自己的||上一篇:“全才”华新罗(上)____“写意”时风一手遮天_华新罗却投入“写实”写生_写实-造型-写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