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刘老根会馆,资本和娱乐混搭的是非

编辑:秋痕 来源:长江商报
 
赵本山的刘老根会馆被指破坏文物,文保人士实名举报其所占用的四合院中,有一个为不可移动文物“晋翼会馆”,该会馆被改造成最低消费18万元的私人会所,且怀疑在装修中被改变原貌,屋顶增加罩棚,院内设游泳池等。市文物局介入调查。(22日《北京日报》)
如果说四合院属于京城文化的富豪,文物则显然属于公共文化的范畴;简言之,前者可以作为资本附庸风雅的招牌,商人们大可用之谋利;后者却属于全体国民,不仅商人(哪怕他是最红的明星)无权占用,即便是公权力也不能随意处置。所以,如果媒体曝光属实,本山的刘老根会馆就犯了大忌惹了众怒,本山就陷入疾风骤雨式的舆论挞伐中。
更糟糕的是,会馆中四合院的最低消费18万元,若要演出,还要另外加钱。应该说,在豪奢流行的会馆(所)文化中,如此价码也许不是最高,尤其是在京城。但由于这个最低消费的“天价”和文物扯上了关系,公众的感觉就是本山利用明星特权,把文物当成自己逐利生财的禁脔。这么一来,本山的“罪过”就大了去了:破坏文物,为富不仁,侵害权利……在此逻辑下,公众的联想其实具有相当的理性。毕竟,公众人物本应是守法的模范道德的楷模,一旦偏离这种公共价值观,明星倒霉是可预料的。
还有,由于举报者的举报最终落到了刘老根会馆方面,会馆两次打电话欲和举报者沟通,这更不符合常理。按理说,应该是文物主管部门接到公众举报后,对刘老根会馆进行调查,然后给予举报者一个说法。可是,让被举报者和举报者“单线联系”,显然存在着大瑕疵:一是文物主管部门向刘老根会馆通风报信,是监管的失察和对公众权利的亵渎;二是文物主管部门为刘老根会馆方面打掩护作辩解,脱离了监管正道,带来的是社会不公。
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若偏离了正道,资本和娱乐混搭出来的就是是非。
张敬伟(江苏 公务员)


关键字: 内容标签:会馆,是非,混搭,资本,刘老根,娱乐会馆 是非 混搭 资本 刘老根 娱乐
下一篇:茅奖作品须经得起价值考验||上一篇:三问茅盾文学奖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