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画院(新址)位于广州白云新城文化中心区,是我省文化强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先后被列入省“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为庆祝广东画院(新址)启用,展示画院的创作力量和艺术水准,进一步擦亮广东美术界这一“金字招牌”,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画院主办的广东画院优秀作品展,于2020年12月19日至2021年3月30日在广东画院(新址)举行,展出近300幅名家画作。
此次展览分别展出了7位艺术大家,7任院长,14位艺术顾问,以及12位在职艺术家的300件代表作,其中还展出了广东画院成立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新址建设历程共100多件文献图片,以“优秀作品”为主要呈现方式切入,将广东画院成立60余年以来的优秀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充分展示了广东画院的学术特色和整体面貌。
旱年不旱 方人定 中国画 152cmx225cm 1963年
刺桐,76x56cm,1985年,王肇民 ,广东美术馆藏
南海油田 胡一川 ,60x51cm,油画,1983年,广东美术馆藏
韶山毛泽东故居,黎雄才,中国画, 43.5cm×256cm,1955年,岭南画派纪馆藏
江南塞北天边雁 关山月 中国画 142.5cmx118.3cm 1982年
落阳山 纸本设色 83cm×76cm 1992年
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画种,其中包括方人定的中国画《旱年不旱》、王肇民的水彩画《大叶紫薇》、胡一川的油画《南海油田》、黎雄才的中国画《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关山月的中国画《源流颂》、黄新波的版画《年青人》、赖少其的中国画《雨来山如染》、余本的油画《朝鲜姑娘》、蔡迪支的版画《江上秋声》、黄笃维的水彩画《海南青栏港》、王立的版画《建设水电站》、王玉珏的中国画《山村医生》、汤集祥的中国画《中华大河山》系列组画、汤小铭的油画《永不休战》、林墉的中国画《侯玉婷》、刘斯奋的中国画《白云无恙瀑声欢》、伍启中的中国画《浩气长存》、许钦松的中国画《烟波万里图》、李劲堃的中国画《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林蓝的中国画《梅坚如铁·武汉2020》等经典力作,以及广东画院集体创作的巨幅中国画《南国的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冯少协的油画《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孙洪敏创作的油画《深圳速度》等最新力作。这些作品用多彩的画笔、鲜活的形象,展示美好生活,书写伟大时代,传承弘扬岭南画派革新、现实、兼容的艺术精神,是广东画院成立60余年来美术精品佳作的一次集锦。
山村医生,王玉珏,中国画,纸本,84.5x61.5cm,1963年作
碧水春云 刘斯奋 中国画 2013年,125X250cm
《长江揽胜》许钦松 中国画 470x670cm 2016年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338x1082cm,中国画,2019年,李劲堃
《梅坚如铁.武汉.2020》211x171cm纸本设色2020年
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冯少协,油画,180cmx230cm 2020年
广东画院自成立至今,历经七任院长,分别是黄新波、关山月、王玉珏、刘斯奋、许钦松、李劲堃、林蓝。经过60余年的发展,涌现出方人定、余本、关山月、黄新波、蔡迪支、黄笃维、王立、王玉珏、汤集祥、汤小铭、林墉、刘斯奋、伍启中、陈衍宁、许钦松、李劲堃等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画家,创作出《江山如此多娇》《年青人》《绿色长城》《山村医生》《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永不休战》《无产阶级的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心潮逐浪高》《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潮的失落》等大批经典力作,广东画院也因此成为广东美术界的重要标杆,成为国内最具学术影响力的画院之一。先后聘请了23名著名画家和著名美术理论家为艺术顾问,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艺工作方针、政策指导下,从事专业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发掘和培养新时代美术名家,推动广东美术创作繁荣发展。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广东画院,,油画,美术,新址,版画广东画院 油画 美术 新址 版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