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圣诞节,先说一句
Merry Christmas !
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更大的意义是“2021年,又近了”。
回头看看“全球化”存在感最弱的这一年,我们好像错过了好多好多场海外大展——它们有的延期、有的从延期变成取消,有的“最大规模”遭遇“最短展期”… …展览地点在哪,展览时间是几月几号,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安静。
难得有这样一个契机,让我们安静地坐在电脑屏幕前,安静地体察每一幅画作极为精彩的局部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今天,我们整理了2020年最精彩的10场海外展览,作为礼物,在热闹的Jingle Bells Party之后,供你安安静静地,携艺术之美,入梦。
【最念念不忘的仇英特展】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高清大图)
仇英特展“真相所在”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
这是一场被很多人急到拍大腿的展览,只因为没法亲眼所见。
这也是一场筹备了将近10年的展览,是亚洲以外首次举办的仇英大展。
45件仇英作品(部分为难得一见的私人藏品)集体出现在一个空间里,非常瞩目。其中包括上博藏仇英晚年精品巨作《剑阁图》;首次离台展出的台北故宫藏仇英《松阴琴阮图》和《观榜图》等等。此外,还展出了其前辈和老师、女儿邱珠和16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追随者的作品,共计17件。
《剑阁图》仇英作 上海博物馆藏
仇英为什么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呢?
他是勤学苦练,一生清苦的人。只活了五十来岁,却经历了从小漆匠到落款都有点怯弱的底层平民画家,最终成为与沈周、文征明、唐寅齐名的画史“明四家”之一。
仅是作品的数量,在中国绘画史上,与仇英匹敌的已经很少了。其次论绘画题材,仇英山水、人物、花鸟、佛像、宫室、界画,样样皆精。再说绘画质量,仇英直到去世时的最后一张作品《职贡图》,都很难发现一处败笔。能保证绘画如此的数量和质量,仇英每天的日子过得有多苦,远非常人可想。
《剑阁图》局部
身世凄苦,家庭算不上富贵,一辈子勤奋工作却始终得不到圈内大佬认可,被边缘,被排挤,仇英的苦即便放在今天,也很难让人承受。
回过头来说,苦了一辈子的仇英是否觉得苦,是否已经在绘画中找到寄托,或许我们可以从他《清明上河图》的一幕得出答案:
熙熙攘攘的闹市中,一位画师安居画店,对景作画。(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日本两馆联手纪念文征明诞辰550周年】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高清大图)
文征明与他的时代
东京国立博物馆&立书道博物馆
2020年另外一场在海外举办的中国画家大展是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联手呈现的“诞辰550周年纪念 :文征明与他的时代”。
两处展场共展出133件(组)书画藏品,其中包括日本文化厅所藏国宝宋高宗楷书《徽宗文集序卷》,及3件重要文化财产。试图通过文征明及其同时代画家作品的呈现,勾勒文征明的“朋友圈”,“彰显文征明的个人魅力,及其艺术在江南乃至日本地区的传播”(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语),还原明代书画界的绰约风姿。
东京国立博物馆展览现场
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展出68件(组)作品,集结了日本所藏文徵明及其同时代文人相关作品,除了其子文彭、文嘉以及亲族文伯仁等文氏一族外,还包括沈周、唐寅、陈淳、周天球、居节、徐渭等,文徵明《草书千字文卷》、《楷书离骚九歌卷》、《行书游天池诗卷》、文伯仁《四万山水图轴》等名作展出。
四万山水图轴之万芊烟雨 文伯仁 明代·嘉靖30年(1551)东京国立博物馆
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则展出65件(组)作品,展出了文徵明《草书千字文册》《停云馆帖》(十卷本)等,此外还包括沈周《采菱图轴》《七星桧书画卷》等作品。除“文徵明与他的时代”特展外,还呈现了“文徵明的书画鉴识”,展出包括怀素《自叙帖》(水镜堂本)、王羲之《十七帖》(停云馆刻本)、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小字本),及王献之《地黄汤帖》、赵孟頫《兰亭十三跋》《楷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卷》、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卷》(日本卷)等。(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童贞女王的谜之肖像】
“女王的尊容”主题展
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馆皇后宫
这场展览只有3幅画作,还是一模一样的3幅,分别来自于沃本修道院、伦敦国家海事博物馆、国家肖像画廊。
《伊丽莎白一世的舰队肖像画》
(戳图片,畅享高清大图)
作为英国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画像之一、英国画家创作的最早的大型油画作品之一,这3幅均绘制在英国大胜西班牙无敌舰队后不久的肖像画,在430年历史中,还是首次、同时、公开展示。
作为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女王,终身未嫁的伊丽莎白一世本就是个浑身写满了故事是女人,这恐怕也是她一个人撑起一场大展的重要理由。
这三幅画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差别:都是女王身着华服,端坐中央。但仔细看,每幅画都包含着微妙的差异,暗示着其背后独特的创作故事及不同画家对画面的不同处理。
沃本修道院的画像是3幅画中唯一保留绘制于16世纪的完整海景的版本,但海面上的亮蓝色颜料已出现褪色。
伊丽莎白一世宽大的华服
伦敦国家海事博物馆馆藏的这个版本,海景画于18世纪初,原始的海景仍然与沃本修道院肖像中的海景有相似之处。
国家肖像画廊的这幅已被裁剪掉了两侧,背景中截断了海景,下边缘也可能遭遇过裁切,这都使画幅更加垂直,也使伊丽莎白一世的肖像得以凸显。
虽然这是伊丽莎白一世最知名的肖像画,但三幅画为什么要用同一女王肖像?这三幅画是原件与副本的关系吗?哪幅是原始版本?是由同一画家绘制还是分别由三位画家绘制?
好多问题,都是谜。(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500年前的拉斐尔怎么打草稿?】
展览现场,拍摄者:@guangyaojing
(戳图片,畅享高清大图)
拉斐尔和他的朋友圈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2020年是拉斐尔逝世500周年。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推出“拉斐尔和他的朋友圈”,以说明“拉斐尔的艺术传统如何广泛影响、塑造后来的艺术家、鉴赏家和学者的美学标准”(策展人语)。
虽然展览的主题在策展人眼里特别伟岸,但我们更喜欢将目光聚焦到这场展览的一个亮点上:拉斐尔打过的那些草稿。
展览现场,拍摄者:@maryloo18
在拉斐尔所有的作品中,草稿和版画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这些草稿作品,往往可以与艺术家最伟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产生联系。
展览一共展出25幅版画及绘画作品,其中包括4幅拉斐尔素描手稿、10幅按照拉斐尔画作雕刻的版画、9幅其合作者与追随者的画作。
4幅素描手稿包括《圣乔治与巨龙》、《圣母子与施洗者圣约翰》、《先知何西阿和约拿》、拉斐尔为罗马圣玛丽亚德拉佩斯教堂壁画绘制的草图。
这些草稿让我们更直接地看到大师灵光一现的瞬间,以及艺术家是一步步准备,将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的。(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这是真的,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意大利巴洛克女画家 Artemisia Gentileschi 作品展
英国国家美术馆
Lordship what a woman can do."
“我将向您展示,一个女人可以做什么。”
这个语出惊人的女子名叫阿特米西亚(Artemisia)。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故事讲述者之一。
这是阿特米西亚的作品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在英国展出。不仅可以看到她最著名的画作,包括她那标志性的、内心充满暴力的“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的两个版本,还有不久之前在英国首次发现的关于她的私人信件。
这些信件,让人愤怒,也让人心疼。
阿特米西亚,一个诗琴演奏者的自画像,c1615–18
© Wadsworth Atheneum Museum of Art
(戳图片,畅享高清大图)
1593年7月出生于罗马的阿特米西亚,是佛罗伦萨绘画学院的第一位女性成员。17岁时被邻居塔西(Agostino Tassi)强暴,之后和父亲一起与塔西打官司,是阿特米西亚人生里最痛苦的事情。
这次展览有一件重要的外借展品与这段历史有关——1612年艺术家阿格斯蒂诺·塔西被控“玷污”阿特米西亚的审判记录原件,从罗马国家档案库(Archivio di Stato)借展。
这是这份资料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出现。
庭审记录上面用拉丁文写着日期“1612年5月14日(星期一)”,但庭审过程中的口头回答是逐字逐句用意大利语写的。
Image: Proceedings of Agostino Tassi's trial for the rape of Artemisia Gentileschi, 1612
Manuscript Tribunale del governatore_Processi_sec XVII_104, f.341v.-f.342r © Archivio di Stato di Roma
审判人员问阿特米西亚是否同意用酷刑来证实自己被强奸的说法,她同意。
她说:“是的,先生,我已经准备好再次证实我的证词,无论在任何必要的情况下都可以。”
被选择的酷刑名叫“sibille”,一种缠绕在手指上并收紧的绳子。
当狱警实施酷刑时,阿特米西亚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
“E vero E vero E vero”
“这是真的,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遗憾的是,加害人塔西几乎没有因为阿特米西亚事件受到任何损害。(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151周年的时候,好好庆祝一番】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高清大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馆150周年系列特展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20年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馆150周年,为此,博物馆推出一系列特展,超过250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几乎涵盖馆藏中所有的艺术类型,呈现人类5000年艺术史。
本次展览分为初创时期、艺术为大众、奢华之愿、考古收藏、国家叙事、收藏愿景、理解现代主义、破碎的历史、建馆百年、广阔视野,共十个单元进行呈现。
这里我们要重点提到两个内容:
《照夜白图》,韩幹,唐代,纸本画,纵30.8厘米,横33.5厘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首先是被誉为“镇馆之宝”之一的中国唐代名画《照夜白图》,是韩干仅存于世的两件书画之一。与其同时展出的中国书画,还有宋徽宗赵佶、屈鼎等重要书画作品。(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传用图
其次就是特展“近距离观看中国书画”,展出董源(传)《溪岸图》、马远《月下赏梅图》、赵孟頫《赵氏三世人马图卷》等40多件中国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作品,其中黄庭坚的《廉颇与蔺相如卷》是现存最重要的中国书法作品之一;11世纪后期最著名的画家李公麟的《孝经图》,是他仅存的三部作品之一;13世纪后期最知名的全能画家赵孟頫所作的《赵氏三世人马图》,由赵氏三代人(赵孟頫、赵雍、赵麟)各画一幅《人马图》拼接而成,极为珍贵。
此外还有举世闻名的10世纪景观杰作《溪岸图》,这是可以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件镇馆之宝——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的《早春图》鼎足而立的中国早期绘画的世界三大名迹之一。(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关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庆祝建馆150周年的其他展览活动,点击链接查看。
近距离观察中国,应该是美国这几年的工作重点了。
【展不逢时的马蒂斯150周年大展】
La Blouse roumaine,1940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高清大图)
马蒂斯:如一部小说
蓬皮杜艺术中心
马蒂斯诞生于1869年12月31日,所以人们更愿意把2020年作为他诞辰的第150周年。这场展览就是一次重要的纪念。
这场展览230多件作品+70多件重要档案,被誉为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回顾展,因为上一次关于马蒂斯的大型回顾展是1970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
展如其名——“如一部小说”。以8位文学家对马蒂斯的评语为线索,展览被分为9个章节,像一部小说一样将马蒂斯的一生娓娓道来,直到最后一位作者的出现——亨利·马蒂斯。
从20世纪10年代的实验到20年代具象的回归,再到30年代以后对于剪贴的运用,这场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大型回顾展这些巧思的章节得到丰富。
可以说,这部小说,精彩至极。只是展不逢时。(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不安分的2020年,不安分的布鲁斯·瑙曼】
Bruce Nauman Clown Torture 1987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copyright: 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20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高清大图)
布鲁斯·瑙曼大型回顾展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10月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揭幕的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回顾展是他20多年来在伦敦举办的第一场大型而全面的展览。
参观者可以通过40多件强调声音和移动图像的身临其境的装置,以及诗意的雕塑和霓虹灯,接触到瑙曼与艺术打交道的50年。
霓虹灯是瑙曼的标志性特征。当初在旧金山工作室,瑙曼偶然发现了一个遗留下来的霓虹灯广告,受此启发,他创作了几个具有开创意义的霓虹灯招牌——将文字和颜色结合在一起,揭示了日常用语和表达背后的歧义。
挑逗、振奋、黑色幽默,布鲁斯·瑙曼的作品总是令人不安。所以在很多时候,你都无法简单地将瑙曼的作品进行归类,因为他跨越了各种媒体,既承认了当代艺术世界的趋势,又独立于这些趋势。(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是MoMA大展,主角却不是艺术家】
费利克斯·瓦洛通《费内翁肖像》 1896年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高清大图)
费利克斯·费内翁:无政府主义者和先锋派-从保罗·西涅克到马蒂斯展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看展览标题,除了马蒂斯,其他都很懵吧?
费利克斯·费内翁,Félix Fénéon,1861-1944,展览主角——收藏家、艺术评论家、画廊管理人、无政府主义者。
保罗·西涅克,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Pointillism)创始人之一,他主要画风景,且经常使用点彩派技法作画。
这场展览由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橘园美术馆、奥赛美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四家顶流博物馆共同举办,MoMA是最后一站,也是最为精彩的部分。
160多件绘画、照片、信件和文献致敬20世纪初巴黎艺术界的这位重要人物——费利克斯·费内翁,以多重身份见证了艺术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历程的关键人物。这是迄今为止首个费利克斯·费内翁联合纪念展。(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除了东京奥运会,这场展览恐怕是日本2020年的另一个遗憾】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高清大图)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伦敦国家美术馆的杰作
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
东京奥运会被迫取消了,这可能是日本今年最遗憾的事情。
但是因为疫情,不能痛痛快快看一场好展的遗憾也是挺让人糟心的。
来自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数十件重量级馆藏在在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展出。该展览的策划是基于“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交流”,追溯了西方绘画的历史。展览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收藏、荷兰黄金时代绘画、凡·戴克与英国肖像画、盛大之旅、发现西班牙绘画、克劳德·洛兰影响之下的英国风景画、法国画家在英国。
其中重要展品有提香《不要碰我》、维米尔《坐在大键琴前的年轻女子》、伦勃朗《34岁自画像》、莫奈《睡莲池》和梵高《向日葵》等经典杰作,共计61幅作品呈现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西方绘画史。
展览意大利文艺复兴部分最精彩的展品应是提香《不要碰我》。提香(Titian,1488/1490—1576),曾和贝里尼学画、做乔尔乔内的助手,他深受乔尔乔内的影响,以至于到了现在人们甚至难以区分两人的作品。(戳链接,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不要碰我》这个主题被无数画家阐释过,故事意在提醒世人:
不要以肉身作为爱的凭证。那些消失了的,依然会在天国降下爱与关怀。
愿2021年,我们都能被爱与关怀包裹。
祝,圣诞快乐,新年平安。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仇英,圣诞,大都会,文征明,马蒂斯,,美术馆,作品,展出仇英 圣诞 大都会 文征明 马蒂斯 美术馆 作品 展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