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的设置来看,医学与艺术是互相独立的两个领域,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它们其实是同一人类文化源泉所涌流出的两条支流,当医学与艺术交融时,会迸发出怎样的光芒呢?2020年12月12日,“交融——医学·艺术的同源性研究展”在FOUR ART艺术空间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通过叙事医学与生活美学相结合,体现医学和艺术的共通之处。展览分为“生命·对话”、“生命·感悟”两部分。“生命·对话”单元将艺术家何蓓蓓创作的10组花意美学综合材料作品与叙事医学10张纪实影像作品交融组合,展览通过一张动人的医疗纪实照片,一组充满美感的花意作品,一段生动的文字叙述,组合成了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这些作品来自创作者们对生活的记录、对生命的观察,而这些创作者都是医疗系统的艺术爱好者,他们用美学的方式与生命对话。叙事医学纪实影像作品表现出了医学对生命的守护,而花意美学综合材料作品展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美好的渴望,这一组组对话让观众们在对生命本能需求与生命美好的渴望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生命·感悟”单元展出了10张视觉中国摄影师、设计师创作的微观艺术作品,用其独特的语言展现出生命的能量和美丽,传达出对生命细微之处的感悟、体验、憧憬,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
开幕现场艺术沙龙活动
医学既是一门博深的科学,又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医学决定生命质量,艺术决定生命高度。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高木表示,此次主题展抛出了“医学和艺术同源性”的问题供大家思考和讨论,尝试在表现形式上,以艺术作品的方式呈现医学与艺术相互交融的有形成果,以艺术作品记录的生活瞬间和传递的情感情绪与观众对话,通过品读作品,感悟生命的美好,得到心灵的抚慰。本次展览另一位策展人陈亚说到,希望观众们通过本次展览了解到医生不仅是理性的思考者、精密的操作者,他们也和艺术家一样,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充沛且细腻,面对疾病的复杂,生命的未知,医生们所做的“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希望以本次展览为起点,引发大家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关于“医学和艺术”的之间的关系,在探寻医学与艺术同源性的道路上实现与生命的对话。
展览现场
参加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排名不分先后)
外地嘉宾: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黄钢,《叙事医学》杂志社社长邵卫东,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医院副院长蒋勇,工信部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主任张宇鸣,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书记岑珏,上海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杨青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原校长倪梅,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副主任杨佳泓,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张青,上海市儿童医院华悦,武田制药郭恺,健康管理界梁振宇、刘雪惠,自由摄影师许振伟、车伟、王莉萍。
本地嘉宾: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原院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张广才,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原秘书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柯江,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书记、副院长赵健,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周卫红,鼓楼医院教育处沈燕,南京市公安局黄巍威,南京大学教授石进,雅禾口腔创始人柏全民,南京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戴丽,南京图书馆党办副主任、团委书记刘聪尧,苏教国际欧洲项目负责人、星宝贝艺术治疗关爱基金特聘学术研究员李清羽,江苏移动智勇、南京换手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房卫,蔓若嘉兰健康管理公司总经理戴冰,南京六星仓储董事长解贵,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作建。
本次展览的主创团队有:
艺术家: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秘书长何蓓蓓,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摄影师蒋健以及视觉中国团队。策展人: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江苏省妇儿基金星宝贝艺术治疗关爱基金发起人高木,健康管理大数据融合创新中心副主任陈亚,执行策展人:李丹。
据悉,本次展览持续到1月12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本次,南京,江苏省展览 本次 南京 江苏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