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第九届材料节“非器”学生作品展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多功能厅举行。清华大学校方出席的嘉宾有李鹤老师、陈辉老师、岳嵩老师、马文甲老师、丁荭老师、罗幻老师和刘铁军老师,同时出席的还有多位参展作者代表及学生代表。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艺术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工作组主办。
颁奖环节,丁荭老师、罗幻老师和刘铁军老师分别为获奖的参展作者颁发证书
本次展览以“非器”为主题,意在启发思维智慧,探索创作本质,让创作者和观者发掘自己的意识之道,进行超越“形”的对话。同时也希望各专业的同学能进入到这个世界中,放下寻常认知、不囿专业领域,能找到自我于精神世界中真正的栖息地。
展览现场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备和严谨专业的活动执行,本次展览的作品征集和评审环节圆满结束。展览征集和邀请到了美院75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86件优秀作品,分别来自工艺、雕塑、绘画、视传、信息、服装等多个专业。经过岳嵩老师、吴琼老师、陈楠老师、吴昊宇老师、张宝华老师、王小茉老师、封帆老师、马文甲老师等多位评委老师的层层选拔,共有40位同学的43件作品入围。本科生入围率为75%,研究生入围率为22.5%。并在终审后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3名。
开幕现场
开幕式现场我们有幸邀请了陈辉老师、李鹤老师、岳嵩老师、马文甲老师、丁荭老师、罗幻老师和刘铁军老师。其中,陈辉老师、李鹤老师和岳嵩老师发表了开幕式致辞,老师们均对学生艺术活动寄予厚望、予以鼓励。获得一等奖的沈添洋同学也作为优秀创作者代表发言。最后由李鹤老师宣布展览开幕。
陈辉老师发言
李鹤老师发言
岳嵩老师发言
获得一等奖的沈添洋同学也作为优秀创作者代表发言。
沈添洋:“我是来自雕塑系大四的学生,今天非常幸运作为创作者代表,也非常幸运能跟各位非常优秀的作者的作品一起在这里展出。我在《母亲的琴》作品中投入了非常多的感情,因为我的母亲是一位裁缝,我从小就接触缝纫机,它的声音还有我母亲工作的背影都在我的意识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声音符号和视觉符号。这个琴声就给我一种非常安心的感觉,我想把这个情绪和感觉表现出来。”
沈添洋同学发言
获奖作品
一等奖:
沈添洋《母亲的琴》
二等奖:
王远星《游移No.3》
庄树雄《聚•结》
三等奖:
王一然《石卒》
马夏静《蜜糖与毒药》
张轼邦《迷彩符咒》
展览主题:非器 Beyond Entity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5日—12月20日
展览地点:清华美院A区大厅
主办单位:清华美院学生艺术协会
展览工作人员:
策展团队
王蕊、谭明珠,柳金羽,贺春蕾,王书昊,卢雨霄,单子芬,陈楷之,王紫晴,杨佳琳,李光佐,宋卓玥,刘世伟,葛盛辉
学术工作
李玥萱,张伊洁,褚楚,陈姝,于涵
组织工作
庄树雄、谢睿龙禧,郭真如,蒲贝,于闯,董亦菲,何佳芮
外联工作
周度,卫燃,邸稷,武欣怡,张吉,倪嘉潞,王可忻,陈懿荣,梁羽佳,赵禹衡
宣传工作
刘畅,陈曦儿,秦雨欧,魏雯丽,车世茜,夏玮婧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学生艺术协会,材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者,发言,铁军,同学学生艺术协会 材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创作者 发言 铁军 同学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