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新海派水墨艺术文献展”在上海“T-art淘艺术空间”开幕。丁立人、王劼音、陈九、虞村、南溪、王天德、张浩、石墨、蔡广斌等9位艺术家带来各自不同面向的水墨实践。
但不同于展示艺术家某一个时期创作的全貌,此次展览除了丁立人、王劼音展出作品系列外,其余艺术家均以1件作品代表其创作风貌,作品有融入民间艺术的、抽象的、解构的等多种风貌,也显示出“新海派”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面貌。
此次展览的学术支持美术评论家贾方舟在开幕论坛上提及,“‘海派’是19世纪末出现的一个以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的一批画家,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一批新的海派画家,其中包括有林风眠、郑午昌、关良、谢稚柳、陈佩秋等,现在出现的这批画家也许可以被称为‘新新海派’,这批画家受到‘85艺术新潮’的影响,尤其在近20年间在中国水墨如何向当代转型中出现一批画家,他们共同面对的话题是传统的中国水墨如何进入当代,由此,每个人都在寻找一条不同与其他人,同时又没有放弃水墨的形式和内容。
也从中看到了‘海派’的包容和延续,他们不同于‘海派’,也不同于‘新海派’,是一种‘新新海派’。相比过去,这一代画家更关注社会问题、并试图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解决问题。”
策展人陶华认为“海派”是由18世纪中叶到上世纪末,在这一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以上海地缘为中心的艺术家群体所共同培育出来的一种绘画创作的精神,是艺术家结合自身生存条件,在充分审视,感悟自身所处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时代特征下,创作出既扎根传统,务实当下,又放眼全球,启示未来的优秀作品的能力,是留给中国画坛的瑰宝。
那么“新海派”,则是针对当下特定的历史时期而言,是海派精神的传承。21世纪网络互联时代的到来,地球村的形成,生产力成几何积数的增长是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不能比拟的。崭新时代下,新海派艺术家们立足上海,面向国际,以水墨语言为载体表达当代人的观念与精神理想,确立起中国艺术在国际艺坛的影响与独特的艺术面貌!“新海派”更强调的是对国际文明、全球语境、先进文化的敏感性,对全球前沿文化的包容、接受以及消化的能力。
这次邀请参展新海派水墨艺术家代表:丁立人,王劼音,陈九,虞村,南溪,王天德,张浩,石墨,蔡广斌等,他们以“新海派”艺术的传承者和开拓者的身份,活跃在水墨画坛和当代艺术领域。
“新海派”艺术家应永远站立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是继承者!实践者!开拓者!更是成就者!
在如今中国绘画领域,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一些依旧在笔墨探索,认为传统绘画、宋元山水中的笔墨和文脉气息中无穷的养分,是当下依旧值得探究的,而事实上,无论是明代吴门画家、清代四王、乃至20世纪的民国大家等都在传统中吸取养分,而且常看常新;而有一些更当代的艺术家,认为中国材质只是一种工具,其背后的中国哲学理念等也可以作为一种表达,他们的艺术作品不止于某一种形式和绘画种类,而是从观念上表达东方美学态度;也有一些画家的水墨实验,依旧在宣纸上、依旧使用水墨这一元素,但却在寻求不同的风貌。
“新海派水墨艺术文献展”作为长期的系列研究性学术展览,将在未来不断关注这一群体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成就,从建构当代艺术和水墨发展文脉传承历史的角度,用展示和文献研究梳理的方式,记录和推动新海派艺术面向未来的发展。
T-art淘艺术空间
上海“T-art淘艺术”是一个商业+艺术+互联网的平台型艺术机构,涵括品牌艺术化提升、品牌+艺术沙龙、艺术品投资咨询、品牌文创礼品研发等多个方面。旗下拥有目前全国最具专业高度的艺术品线上流通平台——艺拍宝。艺术空间集专业美术馆、学术中心、艺术书吧、文创空间、共享办公等多功能为一体,核心团队集20余年艺术市场运作之积淀,立足国内,并与奥林匹克博览会、欧洲各国的中国文化中心、英国皇家艺术院、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等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献展,新海派水墨,,中国,艺术家,画家文献展 新海派水墨 中国 艺术家 画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