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期待已久,它却姗姗来迟。
8月定档,开幕日期一推再推,历经打磨的唐宋八大家精品文物展终于在一片翘首期待中,缓缓走来。
展览现场
展览将自12月2日起面向公众开放,展期3个月。此外,辽博还将在12月2日首次开放夜场,包括“唐宋八大家专题展”,开放时间为18:30时——21:00时。夜场已在11月29日20:00开通网上预约,预约方式为:关注辽宁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通过【辽博服务】-【预约服务】进行预约。夜场限流300人,每人限约2张。当天凭夜场预约二维码、身份证、辽事通健康码入场。其中,儿童需凭成人夜场预约二维码入场。
如果说正在北京故宫热展的苏轼大展,是以个体出发,以点带面,展示其非凡影响力的话;此次展览将立意定在唐宋八大家,是以面显面,突出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和家国情怀。此次展览是全国首个以传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国情怀和时代风华的主题文物展,亦是辽博继“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展览后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
展览现场
在展品方面,展览集齐了来自国博、上博、中国美术馆等12家单位的115件文物,其中有53件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辽博也拿出了自家的“压箱底”:《宋人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领衔,网红文物宋徽宗《瑞鹤图》《东晋佚名曹娥诔辞卷》《明仇英赤壁图卷》《北宋苏轼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卷》《北宋苏轼行书阳羡帖卷》《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等国宝级文物均在展览中展出。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3大部分:文垂千载、德行笃定、家国情怀。每个部分又设若干单元,分别从唐宋八大家的历史文脉传承、修身齐家之德行、为官之道三个方面进行展示。
重点文物和专家解读:
趣味性和互动性可能是此次展览给人的最大感受。一入展厅,便能看到许多绿植和互动场景,这是辽宁省博物馆在此次展览中营造的氛围。“我们在三个展厅中分别用了竹、松、梅,以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三大代表意象,烘托唐宋八大家群体的精神品格”,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说道,“展厅右侧有‘诗牌’,70句诗依次显现,其中不乏耳熟能详之句”。
辽博首次采用短视频推介展览
序厅赫然显现的还有唐宋八大家的画像,董宝厚介绍,这八幅画像借展自国博,虽然每次网络检索八个人的名字都会出现,但这些画像从来没有公开展出过。看似风格统一的八幅画像,其实是集自3套清代册页。值得一提的是,在图注中,辽博并未简单罗列八人的生辰籍贯、字号事迹,而是以简短精悍、通俗易懂的名号解释这八位大家。如将欧阳修冠之以“以醉翁自居的宰府重臣”。
先来看几张众人期待的明星展品:
苏轼 《潇湘竹石图》
故宫博物院9月份的“苏轼大展”中未能展出的《潇湘竹石图》也将会展出,展期为2021年2月2日至3月2日,展期一个月。
《瑞鹤图》 宋徽宗
《瑞鹤图》在网络上的人气可能仅次于《千里江山图》。对于为何在唐宋八大家展中展出《瑞鹤图》,董宝厚说道:“《瑞鹤图》创作于1112年,描绘的是正月十六之时,群鹤在空中飞舞的景象。就在这一年,八大家中最小的苏辙去世,这八人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终于可以被盖棺定论,其卓然成就已定为历史事实。所以这幅图象征宋文化的底色,亦是八大家去世的时间点”。
从图像入手
可读性和趣味性在展览的第一部分延续。众所周知,唐宋八大家以“古文运动”著名于史,可是,如何用文物展示古文运动?如何对没有文学史知识的普通观众解释古文运动?
南宋 佚名 摹孝经图
辽博想到的办法是从图像入手。与文字相比,图像往往更易理解。通过馆藏书画、陶瓷,尤其是那些与文学史联系紧密的书画陶瓷作品的展示,使观众理解古文运动生发于何处。
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唐风图
董宝厚介绍,也许大家对这幅《唐风图》并不那么熟悉,但它在美术史上却是鼎鼎大名的,是教科书级别的文物。该画由南宋宫廷赵构和臣子马和之合绘,赵构很喜欢写诗经,每写一篇便让马和之据诗意绘一图。赵构写了30多卷,马和之也画了30多幅。可惜流传至今仅16卷,其中15卷为赝品。真品就此一卷。
《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是第一展厅的高潮。该卷上次展出还是2018年,辽博新馆落成之际。该图有多精美自不用说,四幅宋画传世摹本(原作顾恺之《洛神赋图》)之一足以奠定其“国宝”的身份。值得说明的是,辽博这次将这幅摹本同90后画家叶露盈并列展出。
东晋 佚名小楷书曹娥诔辞
北宋苏轼行书阳羡帖
苏轼《阳羡帖》,是苏轼写给友人的信札,内容为:
“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如何?讬得之面议,试为经度之。及景纯家田,亦为议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渎高怀,想不深罪也。轼再拜。”
68个字的短信,大致意思是:我(苏轼本人)虽然已经在阳羡买了田地,但也不能满足生活所需(伏腊:古代冬夏两种祭祀的名称),禅师以前说过在邻庄准备了田地,结果怎样?我委托得之(苏轼的朋友)去商议经办这件事。景纯家的田地,也请得之商议经办,此事就不详说了。为这点琐事不时的打扰您,您大人大量,想来必定不会怪罪我。苏轼再拜。
南宋 马麟荷乡清夏图
对于这一想法,董宝厚表示,其实传统博物馆是不大展当代作品的,尤其是插画家的作品。因此,这一点也是此次展览的创新。《摹顾恺之洛神赋图》距今已一千余年了,作为当代人,如何去欣赏、理解古代的作品?即便专家论述其价值连城,但普通人又该通过何种方法领略其美?我们想,叶露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的方式。这两件通过千古对话,告诉观众,古画也是生机勃勃的。在展览期间,叶露盈也会在辽博举办讲座。
宋拓 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赵孟頫的行书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南宋灭亡,赵孟頫蛰居在家,辞不赴任。后在忽必烈的诏书中,终得出山,任职尚书省。虽得重用,但生于宋朝,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赵孟頫很可能是有故国情怀的,这从他生平几乎不间断地书写《归去来兮辞》中见出端倪。无论是初次回乡病休时,纵使欣喜也清楚那转瞬即逝的休憩;还是远离朝廷于江南潜心书画时,能够获得暂时的轻松同时更加看淡政治纷争;还是年逾花甲自知年老就能还乡,静静等待命运降临的淡然,赵孟頫都不忘写上那么一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朱熹 行草书尺牍并大学或问手稿
朱熹是一位理学家,也是儒学道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曾补写《大学》。《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由朱熹而成“四书之一”。朱熹担心其书太过晦涩,不易理解,故撰写《大学或问》,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讲述大学的核心理念。此次展出的即为其手稿。从文字上,出自朱熹晚年手笔,可以说是朱熹一生学问、心血的凝结。“千年后,我们仍能看到朱熹墨迹,十分珍贵”,董宝厚说道。
欧阳修 《行书谱图序稿并诗》
除了是“隐形的家谱设计者”,欧阳修还是个“改稿达人”。此次展出的《行书谱图序稿并诗》便呈现其改稿的过程。对此,董宝厚告诉艺术网&艺术头条,在《醉翁亭记》刚写下的时候,开头四面山介绍十分详实。一次他念给砍柴夫听,对方直言开头太过繁琐,不如改成“环出皆山”。从此以后,甚至是晚年,欧阳修更加注重改稿,这件展品上有很多涂改和批注的痕迹。在这件展品中,可以看到,一个文学家如何构思文章,千古名文又是如何产生的。
孝宗赵睿《草书后赤壁赋卷》
仇英《赤壁图卷》
苏轼《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全卷》 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
《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后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后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后者作于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五十九岁。
重点展品: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
此外,此次展览还围绕“以观众为中心”(辽博语)的策展理念,准备了许多小惊喜:首先,此次展览以“唐宋八大家”为主题,展出书画、碑帖拓片、古籍等展品百余部,一方面对唐宋文学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另一方面以后世评价,深入浅出地介绍“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及精神境界;
南宋 高宗赵构章草书洛神赋
宋刻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次,展现文学成就之外的生活中的唐宋八大家,从其诗词文章中提炼出他们家国情怀、为官之道有关的内容,使其作为“活生生的人”而显现;再次,通过增设打卡地、古文记忆小卡片、互动答题、触摸屏等,增强展览的亲和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清 王原祁 西湖十景图
最后,此次展览计划与教育系统合作,尝试开发初、高中文言文课程,使学生在博物馆与文物中“结识”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其人
唐宋八大家,今指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他们是唐宋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八位的努力,直到清代,人们读的、作的还是那辞藻华丽的骈文。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以铺陈词汇、掉书袋为特点。骈文辞藻华美,但大量引经据典阻碍了情感表达。因此,柳宗元、韩愈力挽狂澜,发起文体改革运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鲜为人知的是,唐宋八大家的称谓并非成型于唐宋,而实出自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展品目录▼
展品数量115件(辽博84件组、□外借29件组、复制品2件)
辽博首展○53件
清宫散佚●31件
★重点推介作品10件
★★★重点推介作品10件
★★★★★重点推介作品10件
1清 佚名 韩愈像□
2清 佚名 柳宗元像□
3清 佚名 欧阳修像□
4清 佚名 苏洵像□
5清 佚名 苏轼像□
6清 佚名 苏辙像□
7清 佚名 曾巩像□
8清 佚名 王安石像□
第一部分:文垂千载
第一单元:文脉所系
9元 赵孟頫(传) 洪范授受图并楷书尚书洪范★●○
10南宋 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唐风图★★★★★●
11北宋 李公麟(传) 九歌图★●
12南宋 高宗赵构 章草书洛神赋★★★●
13北宋 佚名 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14当代 叶露盈 洛神赋图★□
15元 赵孟頫 行书归去来兮辞●
16明 马轼李在夏芷 归去来兮辞图★●
17明拓 大唐三藏圣教序
第二单元:古文生辉
18明刻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19宋刻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0明刻 柳宗元《唐柳河东集》□
21清刻 欧阳修《庐陵欧阳文忠公全集》○
22明刻 苏洵《苏老泉文集》□
23明刻 苏轼《类编苏长公全集》○
24元刻 苏辙《东莱标注颍滨先生文集》★●○
25民国铅印 曾巩《南丰先生元丰类稿》□
26明刻 王安石《王荆公文集》○
27清 阮玉铉 行书臞翁诗评○
第三单元:雄唐雅宋
28明 祝允明 草书李白诗赋○
29明 董其昌 行草书杜甫高都护骢马行○
30北宋 李成 茂林远岫图★★★★★●
31北宋 徽宗赵佶 瑞鹤图★★★★★●
32北宋 定窑白瓷雕牡丹纹盖罐○
33北宋 景德镇窑影青瓷刻缠枝花纹执壶★
34北宋 定窑酱釉花式盏及盏托○
35宋 钧窑三足炉○
36宋 绿釉划诗瓷枕★○
37当代 马鑫、吴大伟、杨蕙宁 汴梁繁盛图(中国画)□
第二部分:德行笃定
第一单元:豪健雄放——韩 愈
38北宋 徽宗赵佶(传)王济观马图●
39辽 定光佛舍利□
40明 吴湘 韩湘子与蓝采和图○
41清 永瑢 蓝关宦辙图
42清 拓石鼓文
43东晋 佚名 小楷书曹娥诔辞★★★★★●
第二单元:枯淡崔嵬——柳宗元
44近代 陆俨少永州八记图□
45当代拓 柳宗元行书龙城石刻□
46当代拓 北宋苏轼楷书韩愈罗池庙碑□
第三单元:一代文宗——欧阳修
47元 赵孟頫(传) 竹林七贤图○
48元 赵孟頫 行书欧阳修秋声赋★●
49南宋 刘松年 秋窗读易图●
50清拓 蔡襄楷书欧阳修昼锦堂记○
51宋拓 苏轼楷书欧阳修丰乐亭记○
52宋拓 苏轼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53明 文徵明 行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54清 顾符稹 醉翁亭图○
第四单元:语不徒发——苏洵
55清刻 王相《三字经训诂》○
56明刻 苏洵《重镌苏老泉朱批孟子》○
57清拓 苏洵尺牍(三希堂法帖)○
第五单元:触处生春——苏 轼
58清拓 苏轼行书赤壁赋(景苏园苏帖)○
59清拓 苏轼行书黄州寒食诗(景苏园苏帖)○
60清拓 苏轼(传)草书赤壁怀古○
61南宋 孝宗赵昚 章草书后赤壁赋★★★●
62明 仇英 赤壁图★★★●
63清拓 赵孟頫(传)苏轼像董其昌行书苏轼金山寺诗○
61清拓 元祐党籍碑★○
65清 吴鼒 苏轼像○
66明 祝允明 楷书苏轼东坡记游★●
67北宋 苏轼 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2020.12.2——2020.12.22展出)★★★★★●□
68北宋 苏轼 行书阳羡帖★★★●□
69北宋 苏轼 潇湘竹石图(2021.2.2——2021.3.2展出)★★★★★□
70北宋 苏轼、文同(传) 古木怪石图、墨竹图★□
71元 赵孟頫 行书苏轼烟江叠嶂图诗沈周文徵明补图★●
第六单元:汪洋淡泊——苏 辙
72清拓 苏辙行书题灵岩寺诗○
73北宋 苏辙 跋怀素自叙帖(复制品)
第七单元:超轶群妍——曾 巩
74现代拓 曾巩墓志并盖□
75北宋“熙宁六年”铭文砖清制砚○
76清 仿宋玉兔朝元端砚○
77宋 楼鑰瀛海端砚○
78北宋 曾巩 行书局事帖(复制品)
79清 梁诗正 行书曾巩简翁都官诗○
80清 曾国藩 行书曾巩拟岘台记○
第八单元:不世之杰——王安石
81元 鲜于枢 行书王安石诗★★★●
82元 赵雍 墨竹图行书王安石钟山即事诗●○
83明 佚名 耆英胜会图★○
第三部分:家国情怀
第一单元:文以载道
84南宋 佚名 摹孝经图★★★●
85南宋 朱熹 行草书尺牍并大学或问手稿★★★★★●
86清拓 唐开成石经○
87元拓 北宋嘉祐石经★○
88南宋 高宗书马和之画周颂清庙之什图★★★●○
第二单元:修身以学
89明 仇英(传) 孔子弟子从游图○
90清拓 永瑆楷书韩愈进学解○
91明拓 王羲之(传)草书群鹅帖★○
92清拓 宋李寂篆书韩愈五箴○
93清 伊秉绶 行书礼义廉耻格言
94清 何绍基 楷书格言八则
第三单元:孝慈齐家
95清拓 赵孟頫(传)楷书司马光家训○
96清拓 孙能宽行书朱用纯治家格言○
97北宋 清素传家铭文镜
98明刻 司马光《家范》□
99北宋 欧阳修 行书谱图序稿并诗★★★★★●
100明刻 苏洵、苏轼、苏辙《合诸名家评注三苏文选》○
101元 赵雍 澄江寒月图★●
102南宋 马和之 月色秋声图★●
103清 许乃普 集二苏诗○
第四单元:为政以德
104清刻 吕本中 《官箴》□
105明刻 包拯 《孝肃包公奏议集》★●○
106清 许乃普 行书侯鲭录富弼与欧阳修语○
107清 顾莼 楷书宋贤事汇语○
108清 林则徐 行书熊勉庵居官格言○
109南宋 马麟 荷乡清夏图★★★★★●
110清 王原祁 西湖十景图★★★●
111清拓 乾隆书苏辙黄楼赋○
第五单元:心忧天下
112清朱拓 祁寯藻楷书韩愈平淮西碑并序★□
113清拓 张照行书范仲淹岳阳楼记○
114当代 刘勐 文韵千古·唐宋八大家(油画)□
115当代 陈鹏 北宋嘉祐二年科考(油画)□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画大展,唐宋八大家,欧阳修,苏轼,辽博,辽宁省博物馆,,北宋,洛神赋,楷书,展览书画大展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苏轼 辽博 辽宁省博物馆 北宋 洛神赋 楷书 展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