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0巡回展”首站落地桂林,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开幕,展出王璜生在1984年和2020年两次先后走访珠江源中,创作的一系列摄影、速写、水墨写生、影像装置和日记等文献资料。这场时间跨度长达36年的展览,展示的是王璜生在1984/2020两层时间维度之中、三十余年的文化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裁姜革文先生(左)代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接收捐赠作品,右为艺术家王璜生
本次展览缘起—《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
1984年,王璜生与好友李毅结伴,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从汕头出发,经珠江出海口,横贯珠三角的河汊村野,深入广西的荒山老林,登越云贵高原莽岭,行程3300多公里,海拔落差2000多米。通过写生、拍摄、写作、讨论、采样等手段,留下大量带着年代、地域思维与个人独特视角的资料。
2020年疫情期间,闭关在家中的王璜生从抽屉角落里拿出当年的那本日记,翻翻读读间感慨万分:在那骑行的70多天,每天挥汗翻高山、走荒坡、宿野店,还有写生画画摄影,还有闲情写下了这密密麻麻九万多字的日记,记录下一位“小城文青”想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挑战自己、叛逆生活和憧憬爱情的热血青春。以此为契机,《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列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计划,内容整理了王璜生骑行走访珠江源的九万多字的日记、数十卷的黑白胶卷以及大量的速写和水墨写生。
速写本的扉页
与此同时,今年9月,受日记本中当年采撷的一片植物标本启发,王璜生实施了“重访珠江源”的计划。他采集了珠江源的植物标本,将它们转化为影像、绘画,以中国古老的水墨与拓印方式,记录下植物的物态与肌理。
于是,在《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的基础上,“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0·巡回展”不仅展出了1984年走访创作的部分水墨写生、速写、银盐摄影及日记文字等,还展出了今年重走珠江源创作的新作《珠江源植物图志》。以新书记录的走访时间为序,展览挑选了10余个途经点,以更丰富的结构和形式再现了特定的历史时空,带观众照面那个以青春之名问道远方的“小城文青”和他的那段带有“波西米亚”精神的青春壮行。
艺术家王璜生向嘉宾介绍“珠江源种子计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馆长张明(中)在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尹吉男(左)在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起点:帅气的青年意气风发
终点:找到你了,珠江之源
门内空间由美术馆会议室改造,展示新作《珠江源植物图志》
艺术家傅中望正在观展中
艺术家王璜生(左)和朋友在现场
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担任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策展人孙晓枫和广西师大出版社美术馆馆长张明担任策展工作。广州33艺术中心和尚榕美术为协办机构,自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百余位全国艺术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馆长张明担任主持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汤文辉先生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宋光智先生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致辞
策展人孙晓枫致辞
广州33艺术艺术中心主席刘奕女士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尹吉男先生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先生致辞
开幕式嘉宾合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汤文辉先生介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三十多年里始终以“开启民智,传承文明”为出版宗旨,以“为了人与书的相遇”为使命,以“出好书”为精神追求,几代出版人用一本本好书筑起了“知识界和学术界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开馆两年,已经举办了 “情系漓江——徐悲鸿师生精品展”、“时代印痕——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版画联展”等多个重要展览。此次展览因《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的出版而结缘,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今年策划的重要展览之一。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宋光智先生致辞中表示,王璜生不仅是广州美院聘请的专家学者,也是广州美院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战略合作的推动者。广州美院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以这次展览为契机,双方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为彼此的学术生产能力添砖加瓦。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表示:“从这个展览里,我看到了王璜生馆长年轻时候的冒险与奇遇,还有这些经历背后的坚持,体会到了王馆长对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和生活的时代,那种强烈的情感和热爱。王馆在多年的艺术探索和策展工作中一直坚持的在地性,我在这里也找到了源头。”在高高看来,这个行为进行的同时已经具备了一个展览的各种要素,“这个一个非常做成书的展览,也是一个非常适合做成展览的书。二者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配合。”
本次策展人孙晓枫先生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把一个文本的叙述转化为一种空间创作的尝试:“珠江是广东的母亲河,承载了珠江人世世代代的情感。这次活动可以看做是‘溯源’之后的再次‘溯源’。如果说1984年的‘溯源’是身体和空间的张力,那么今天的‘溯源’就是时间和精神的升华。1984年这次骑行的意义,因为王璜生后来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被放大。而珠江的概念也在时间中不断被发现、被改造、被塑造。现在,珠江已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象征性、充满了实验精神与创作力的统称。这个展览和这本书贡献了一个典型个案,提供了在珠江流域以个人式写作对话文化、历史的文本。”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尹吉男先生在发言中对王璜生的身体践行表示赞赏:“天赋异禀的神农,仍要尝百草,就是因为同样的物种在不同的地区就会有不同的特性。王璜生喜欢历史,更喜欢身体力行去考察。1984年他身体棒棒的,2020年他的身体仍是棒棒的。桂林是一座很有艺术气息的城市,前有徐悲鸿,后有李可染。而今天的桂林是属于王璜生的。”
艺术家王璜生在答谢词中回忆当年:“当时工作和生活都很迷茫,没想那么多,就是想出去走走,没想到,现在变得这么有意义。”更让王璜生意外的是,在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他找到了很多当年忽略的珍贵资料,比如不被重视的黑白胶卷,还“重新发现了一个我”。
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当天下午,还举行了“流变中的珠江文化与在地经验”为题的系列学术讲座。26日下午,还将举行“王璜生:珠江的‘路’与‘思’”公众交流活动。在展览期间,艺术家还将进行一项公众互动艺术活动---“珠江源种子计划”,活动计划将持续整个巡展过程。
刘靳讲述“粤地东西:检视两广美术的迁徙往事”
珠江源种子计划
广西桂林首展时间至2020年12月20日,巡展将先后昆明、贵阳、广州、深圳展出,而最后一站将回到珠江源头的曲靖市美术馆,为巡回展画上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
(开幕式现场图及部分现场图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秦念摄)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广西师大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美术馆,王璜生,珠江,,展览,美术馆,致辞,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广西师大出版社美术馆 王璜生 珠江 展览 美术馆 致辞 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