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是肉搏战场,无论是对自身的消耗还是对外界的抵抗与欲拒还迎,童话都是为了迎接肉搏战而吹响的冲锋号角,也是用来消磨时间,暂时抵消问题的遮羞布。但从原始的角度看,一个7岁的人类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已经是一个人。童年的概念始于现代社会,但人们会随时回到原始社会去的。
——黎薇
《Once Upon a Time》展出现场 硅胶、真人毛发、衣物、玩具车, 2020
()2020年9月5日,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北京第一空间推出艺术家黎薇的最新个展“童话”。
“童话”是陈述,也是寓言。“童话”这一题材起始于中世纪传说,在人类的叙事语境中,其原始的血腥、荒诞、色情等元素,被平静而宜人的修辞所替代,成为大众可接受和传播的故事。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特定的情境转变,人随时会回复到某种原始的本能下——如同童话所暗藏的本质一样——占领、杀戮、制衡,即便看似一无所知的儿童也不例外。
《Once Upon a Time》 硅胶、真人毛发、衣物、玩具车, 2020
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了四件(组)作品,艺术家运用了多种元素,有自动运行的车辆,借展的佛造像,由盲文构成的空间,还有积木、桌椅搭建的装置等等。通过这些作品,艺术家向观众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童话”故事。
黎薇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她擅长将尖锐、愤怒与悲伤注入看似活跃实则冷漠的艺术世界。2007年自中央美院毕业时,她接受了数年雕塑艺术的训练。在艺术生涯的初期,她以超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而知名,如《英雄 - 合唱团》、《空心人》等系列。
《Once Upon a Time》 硅胶、真人毛发、衣物、玩具车, 2020
在2013年的《2'55''》中,黎薇做了一个假的新闻联播,内容是一个凶杀事件,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公共区域的所有显示器循环播放。2'55''是一条新闻的播报时间,黎薇用一个假的新闻揭露了另一种假,而真相在两种假象之间。同年,黎薇入围首届“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 - 中国新锐艺术家”。
《Once Upon A Time》 中的六个仿真硅胶儿童
2013年的个展“感谢上帝”中,黎薇用非常廉价的材料,重新装饰了杨画廊,把空间的氛围变成了一间教堂,一直垂死的老鼠躺在地上的祭坛旁边。同年她在巴黎做了个展“忏悔室”。
2014年黎薇为曼城三年展做了《A Decorative thing》。曼彻斯特大教堂蔓延着诸多繁复的动植物装饰,皆来源于圣经中的描述。黎薇在作品中呈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将其作为图腾和偶像,放置于大教堂中。两种装饰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对抗,各自诉说人类的起源。然而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两种理论都是可疑的。
在《Help》系列中,黎薇做了几个中年男子,从衣着和气质上看起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她们分别出现在适合各自身份的自杀场景里。
《Once Upon A Time》 展出于群展“Who Am I”,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0
黎薇2015年在红砖美术馆的个展“没有人在乎”,是近年来在北京举办的最具争议的展览之一。在第一个展厅中,布满了一千只用玻璃纤维和硅胶手工制作的小鸡尸体,上面覆盖着人造的毛皮(小鸡以前是给孩子们当宠物的常见礼物)。另一个展厅则被布置成一个雅致的接待会,摆放着各种以鸡肉为主的菜肴。尽管观看者可能对触目惊心的小鸡尸体而感到不适,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吃掉了那些鸡肉。这一切都被藏在天花板上的两台摄影机记录了下来,在开幕以后被投射在六米长的桌子上。在这个人类食用肉类的小纪录片里,人们发现人类进食的速度和发出的嗡嗡声与绿豆蝇并没有什么不同。
《一件装饰品》展出现场 玻璃钢着色、黄铜 2020
2016年的项目“目前安全”,源自于真实的恐怖袭击事件。在2015年11月巴黎首次遭遇恐怖袭击后的两个小时,Facebook 推出了一项功能“目前安全”,用于确认自己和她人的实时位置,并告知亲友自己是否安全。黎薇那天的手机非常烫,“像刚出锅的煎饼”,由此而做“目前安全”。
《一件装饰品》展出现场 玻璃钢着色、黄铜 2020
在2017年纽约个展《地窖与阁楼》中,黎薇作品《意识与真相,理智与情感》让六个不同背景的人在酒精的催化下进行沙龙式的谈话,制成录像在现场播放。另一件作品《令人满意的房间》,黎薇运用大量的白色来模糊性别、国籍、种族和语言等的界限,打破固有思维和世俗的界定,意在讽刺人们对事物的固有偏见和所谓的政治正确。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吕、加热丝 尺寸可变 2020
同年的视频作品《道听途说》,是黎薇在瑞士乡间的山坡上,向两头瑞士的牛讲述自己小时候在北京听到的,一个亲戚讲述在瑞士举办婚礼的故事。语言有局限性,讲述和翻译的过程也会产生偏差。不同背景的人用各自的方式进入作品,得出不同的理解,这是一种“公平”。
《Where are you from》 木制桌椅、积木 尺寸可变 2020
2019年,作为唯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黎薇参展了苏黎世里特伯格美术馆规模宏大的群展“镜⼦-对⾃我的映射”,为展览制作了一件场域特定的装置作品《Hi》。黎薇在白盒子空间内仿制了一个卫生间,当人们迟疑这究竟是不是一个卫生间时,镜面呈现出她们被美颜后的完美脸庞。这件作品与展览本身“珍奇柜式”的传统结构背道而驰,将目光投向当代,对我们生活的时代提出诘问。
也许在黎薇看来,“艺术”虚弱无力,尖刻辛酸的现实与人类本性比任何艺术理论和观念都更有意义。正是因此,在《Hi》这件受极为重要的欧洲美术馆委托创作的作品中,黎薇表现出对欧洲定义的“艺术”的质疑。或许我们可以说,《Hi》不仅仅调侃了一种社会现实,同时也戏谑地回应了所谓的艺术世界和博物馆系统。
艺术家黎薇
黎薇,1981年生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并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她近年的个展包括:“童话”(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0);“道听途说”&“泉”驻留项目(瑞士文化基金会,温特图尔,2017),“地窖与阁楼”(凯尚画廊,纽约,2017),“目前安全”巡回项目(香港Studio9&艺琅国际 - 巴黎F2画廊 - 米兰Primo Marella画廊,2016);“最终还是没有人在乎”(A2Z画廊,巴黎,2015);“没有人在乎”(红砖美术馆,北京,2015);“平安”(马蕊乐画廊,米兰,2014);“感谢上帝”(杨画廊,北京,2013);“忏悔室”(A2Z艺术画廊,巴黎,2013); “英雄”(今日美术馆,北京,2011); “平安夜里不平安—一栋蛋糕”(重复咖啡,北京,2010);“空心人”(世纪翰墨画廊,北京,2009)等。
她的作品也在2014曼城三年展、2012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瑞士苏黎世里特伯格博物馆、德国米尔海姆美术馆、法国里尔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等地展出。作品为多个公共艺术机构馆藏,包括DSL Collection(巴黎),白兔美术馆(悉尼),路易威登基金会(巴黎),桑德雷托·雷·雷鲍登戈(都灵)等。
黎薇:童话
展览时间:2020.9.5 - 10.18
展览机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一空间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画廊,作品,展出,巴黎画廊 作品 展出 巴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