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20第五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将于9月6日揭幕_柳淳风-苏州·金鸡湖双年展-雕塑-艺术家-艺术-中国-创作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发布
 
2020第五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将于9月6日至11月15日期间与广大观众见面。本届双年展以“初心守望

2020第五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将于9月6日至11月15日期间与广大观众见面。本届双年展以“初心守望 文明交融”为主题,设有8个主题展、3个主题论坛和20余个平行展,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总策展人的专业策展团队组建后,经过十个月紧张的筹备工作,本次双年展在场、在线活动相结合,在室内严格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打造全天候、多样化的百姓艺术盛会。

物自在——文明互融下的新艺术

文/柳淳风

艺术学理论博士、“物自在——文明互融下的新艺术展”策展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在复杂多样的艺术样式和观念方式并存的当代文化语境中,优秀的艺术家们不断地思考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命题,什么样的当代艺术才是可以归于本土文化脉络,同时具有全球广泛性的?自15 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18 世纪以后,基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全球市场的形成,全球化规模日益加剧。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跃、全球产业链条的形成、区域市场的进一步统合、旅行方式的进步、社交媒介的出现,促使全球化成为不可争辩的现实。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全球化”的定义及影响范围却是不尽相同的。全球化条件下的“本土化”与“在地性”被广泛地讨论。一方面,全球化影响着本土文化的具体发展,另一方面,在地化的发展又不断改变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历史漫长而曲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全面地参与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开始扮演积极而重要的角色。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中国更加积极地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全球化发展的格局,在倡导全球化的同时,不断强调在本土性互动中的“和而不同”。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作为“2020苏州 · 金鸡湖双年展”的总策展人提出了 “初心守望,文明交融”的双年展主题。“物自在——文明互融下的新艺术”展览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特别邀请了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与地区优秀艺术家的对凝结新时代语境的“物质材料”诠释、重组与再造的最新艺术成果,旨在从艺术本体方法论的层面出发,进而透过各种媒介的艺术创作开启寻找在地文化与全球文化间新对话渠道的社会命题。

全球化构筑了地球村,我们共同生活于这个大村落之中。在这里,各国间交流日益增多,国家之间共同协作发展。可以说,全球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个渐变过程。对象化的人类群体在物质、技术、思想、观念、情感、制度等多重领域进行着多维的互动。他们通过分享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逐渐建构出新型的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的文化形态。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更加窘迫而现实的能源匮乏及环境问题,并由此深刻地引发了一系列国际间竞争战略命题,全球化和与之相对的民族主义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消极作用与矛盾,一方面表现为文化的融合与个性的丧失,另一方面却是主权的独立与民族主义思想。面对这些问题,知识分子理应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回应。当代科学正致力于寻找和发展新的能源,然而人类对传统能源的掠夺和开掘却从未停下脚步,与此同时,人文科学对文化价值的重新梳理和探讨就像在寻找这种新的能源一样,模糊地显现出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色彩,甚至有人称这些人文知识分子为当代的堂 · 吉诃德。世界范围内的当代艺术正是在这种全球化的语境中经历着自身的嬗变。在强势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和全球化的影响下,那些为策略而策略的,形式主义模仿的,民族符号的,以及被高估的浅薄和幼稚的亚文化艺术类型,越来越指向缺乏严肃独立人格和自信的种种表现。事实上,在自身传统(本土)文化与全球化(泛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指向非两极的、中间的“软”景观,正被全球范围内的许多艺术家所热衷诠释,在视觉表达上展现出一种对“材料”和“物”本体的迷恋。在这种情境中,艺术家们不再纠结于文化间两极化的选择与判断,而是在浓缩时代特征的“物”的世界里逐步获得快乐与自在。作为当代艺术发展的观察与梳理者,在此次展览中,我们并不从策略出发,而从审美出发,出逃过分注重梳理潮流特征和语言符号的共性,立足于阐释艺术家感受力与材料(物质)之间的呼应,强化对艺术本质体验的彰显,从审美出发,最终获取学术命题的探讨,以陈述的方式真实地呈现各国本土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泛文化之间的中间文化景观,显现不同文化的并置与交融。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在全球的意义之上谈论本土,本土的意义之上谈论国家,在国家的意义之上谈论社会和个人,我们才能真实地确认自我的身份。“我们来自哪里”——当我们用这样的话语介绍自我的时候,希望言说的又是什么? “自在”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的集合就是多样与多元。全球化生发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两种不尽相同的趋势:在经济上表征为一种同一性,在文化的交融与话语的层面却体现为不同地缘的巨大差异。文化全球化的理想是,人们真正拥有广阔的话语空间,各种群体组织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种族、性别、族裔相继进入话语和公共领域,各种文化以并存、混合的方式存在,世界各国文化在一种庞大而多元的泛文化主义中彼此相互溶解。

许多国家自20世纪经济腾飞之际,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领域都产生了裂变与断层。文化上的断层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后人无法真实地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所谓的“回溯本土(传统)”变得十分艰难,它逼迫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们必须拥有更多的学识底蕴。本次展览“物”正是指向介于本土文化与全球化文化之间的文化景观,旨在回应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相互交织影响下的新文化。“自在”的基础是“物”的包罗万象,一方面表征万象的景观,多重的现实,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一种物(物质)的不断累积,不停地复制、重组。经济全球化与全球贸易带我们走出物质匮乏的窘境,物的不断累积和复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自在”是一种正向的发展,是一种基于都市化进程基础上的高能叠加,更是艺术家对现有现实物质的一种带有奇幻意义的重组和超能的增力。在这种语境下的艺术创作,直面多重的现实与更为微观的景观,艺术家的实践即是对现实进行多意的改编与重组,全球化以来现实空间的观念、形象,历史性与社会性以及视觉构成的多样差异会在展览中有所呈现。文化经过组合、再构成,在不同国度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派生出多样的艺术面貌,催生出幻影与真实间的融汇与交往,逐步指向“物自在”。

展览包括雕塑、绘画、装置、影像、新媒体(VR技术)等当代艺术形态的作品。主要内容由三个板块构成,以层层递进的节奏展现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多重维度。“初相”板块主要包括了利用本土文化的文化基因或相关材料进行创作的作品;“超空间”板块主要包括了使用全球化以来的文化语境创作的作品,呈现出多元、虚拟、互动,以及超越现实的景象;“多极”板块则主要包括了指向未来的一些作品,以对作品的梳理向未来艺术发展的方向提出问题。

作为一种文化属性和视觉语言特征,“物自在”是艺术家们关于自我的表述,是一种出离于两极性的本土化与全球化文化之外的智慧表达。在这里,我们可以说,“物自在”似乎为当代艺术发展面貌的认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想象方式,更为展现文明互融下的文化景观建构了多元的视觉载体。

部分作品介绍

CMRc9wcTSxBxPlWWXo2nMiCVRBnTWPnsb3vonkf9.png

吴为山《音乐家阿炳》

吴为山的雕塑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在广泛吸收西方观念语言精华的基础上,遥接了中国古代雕塑大气磅礴、畅神写意的东方美学传统,并以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美学思想为补充面向当代精神现实,创造了独特个人面貌的雕塑风格。同时也为中国学院雕塑所忽略的传统雕塑的现代性转换做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实践。他所创作的中国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被国际评论界认为是“中国时代新精神的代表”。

吴为山创建“写意雕塑”论,探索出独树一帜的“写意雕塑”风格。在他看来,“写意不是逸笔草草的任性塑形,而是对客观对象精微观察之后的神妙表现和诗性表达。”作品《音乐家阿炳》即体现了吴为山的写意雕塑风格——人物造型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神似与形似之间,既不会使人产生一览无余的简单,也不会令人有望而却步的深奥。在人物塑造过程中,艺术家通过把握人物性格、心理、命运来达到与表现人物的共情,从精神出发体悟造型之“造”。阿炳的细长造型宛若抑扬顿挫,一笔而就的书法,浑然天成、富有韵律的雕塑“笔触”凝结着艺术家的精妙雕琢。同时,细长的造型也难免另人想到贾科梅蒂塑造的那些行走的“人”,《音乐家阿炳》与贾科梅蒂的作品都体现出艺术家对人生世相的精微观察,只是贾科梅蒂的观察导向悲观的麻木和与世俗的疏离,而吴为山对现实生活的体察则导向一种顽强不屈的力量,而这力量构成了他作品的独特气韵,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现实主义思考。

rCknygj6tNkbAUkpcD2hzf0AUGHHymlyI8YuKsGk.png

Z4BM9ZkBDgLCYbzHxiWiXcZ1DTCqPHVPCBZFFH3W.png

Cu4IwtpjPUDP78WtX7kP72oeL7cgEpQKEg0P4hg9.png

彭薇《我就在这》系列

近年来,彭薇的绘画题材从“湖石”转到“绣鞋”再到“宋明女衣”,这一转变使她的精致与灵性发挥到了极致,也让她在艺术样式纷繁芜杂、画坛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特定符号。无论选择哪种创作方式,传统文化的符号与审美意境都以一种现代方式体现在她的创作中。彭薇以传统的中国纸、颜料和毛笔展现出来一种“闺秀”的文化蕴涵,有人把彭薇的作品比喻作她自已的“私房作品”,因为这些跃然纸上的图像就像是古代某位大家闺秀或富家妇孺所有。读彭薇的作品,似能体味到一种隐隐的追念。这种追念,符合中国诗学对“过去的世界”的情感记忆。《我就在这》系列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彭薇捡回裁缝邻居扔掉的两个塑料模特,她由此找到了国画依附的新媒介。在创作中,她先把宣纸一层一层地糊在塑料模特的身上,而后戏仿古画,挪用古画里的人物、花草、鸟兽题材,并将之打散、重组、堆叠,画在“纸糊女身”上,等干透后,将整张画取下来,那些千年来只在平面上展示过的国画就融到了凹凸的女人身体上,变成了立体的“麻纸装置”。彭薇的创作游离于传统与当代之间,无拘无束,画画于她而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就像她自己所说:“不管我画在手上、纸上还是雕塑上,对我来说都是画画。让我挺高兴的一点是,我可能让国画更自由了。”

22tMObd3fdqsEwG6X0lt6CxwawCB1g6tJTmRHlOg.png

张秋实《幻园——相思未成眠》

张秋实不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但她身上有年轻艺术家不多见的对一方水土的眷恋,江南文化元素是她创作的根基,传统水墨精神与文人画意象的现代表达是她的作品独特的内核,而对墨色墨质的洞悉与实验艺术探索经验相结合,则使她在超越媒介束缚方面显得游刃有余。张秋实的参展作品《幻园——相思未成眠》,以传统文化中的“纸张”作为自然媒材,利用纸的与光影的拼接作为艺术呈现的元素,用光照“穿透”形成渐进的语境表达。那些拼接元素随着艺术家的层层叠与构成,与其说是在建构一幅“山山水水”中的第二自然,不如说是利用光影纵横交汇中完成了自我的建构。这种“自我建构“有她的思考、出神、生灭、活存、实现等的全过程。如何建构一种新的框架,以达成新的,重新以自己的方式显示自然的存在,也就是在呈现自己的存在。人在观察万事万物的时候,只能把握住它们的局部,或者说一些个别的碎片,却很难全面地揭示出它们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VPc82I1Eyq06pUZRi8sRaOfDTUWmdv4gldMnk8yp.png

曹余露《城》

曹余露的创作是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之下,让作品自然生长。艺术家熟知纤维艺术的语言特点,尽可能发挥纤维艺术的可塑性,每件作品都融入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在参展作品《城》中,金属不锈钢网高低错落地排列成一个群落,正是现代化都市钢铁丛林的缩影,令人不由得想到吴冠中的《都市之夜》,同样是都市题材,吴冠中以密密麻麻的点线挥洒出城市的繁华与被繁华淹没的个体,而曹余露则用金属不锈钢网的任意形状的焊斑隐喻现代人共性与个性的平衡。如果说《都市之夜》揭示了城市生活的现实,是一个句号;而《城》则是带有探究意义的发问,是一个问号。曹余露在轻薄而坚韧的金属网表面用焊枪近乎写意地留下不规则的“笔触”,构成一种纤细精巧,富于不确定性的梦幻图景,一如现代人复杂的精神世界。曹余露身上有青年人的敏感与敏锐,而他创作灵感的巧妙与艺术语言的精炼恰好能与他善于思考的特质同频共振,从而完成最大限度的自由式表达。

9rrl4SBgRqc8QiV9UF5SoeL2OLd9SYvVLlCgGEvR.png

任哲《美术馆》

任哲的作品总是给人以静谧与沉着之感。他的叙事是基于对空间的观看和研究的,尤其是美术馆空间。作为一个美术馆人,任哲始终着迷于对“画中画”的再探索。美术馆是艺术与人共存的特殊场域,作品、空间及空间中的人的关系是任哲新作的主要母题。画面的叙事结构、“朗读”的语言与现实的场域形成某种联系,嵌入每一件画作,作品并非简单地摄取自然的片段,相反,它是画家深思之后的重构。画中画的表现方式,在中西方艺术史中都曾出现,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不仅仅是“画中画”,更是通过重构一个叙事空间,凸显了语言的魅力。任哲作品的“画中画”处理,关系更为复杂,他不满足于在画面中平面地重现画作,而把它置于一个空间场域中。在作品《美术馆》中,任哲将自己对于艺术史的见解叠加于美术馆的空间假设之中,用不同的环境唤起对于艺术作品的新释读,而空间中的美术作品的并置亦形成一个新的对话空间。这样的空间叙事,是野心勃勃又富有挑战的,任哲大声地读出了他对艺术史、绘画和空间的理解。

q6ueDepdMzPqYa9lto1Ll7OJo06kGi5x7m5wn5td.png

苑媛《托下巴肖像》

苑瑗是一位用颜色交流的艺术家,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曾说过:“颜色是我们的大脑和宇宙相遇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颜色在真正的画家笔下显得如此地动人心弦。”从不相信艺术应该完全模仿自然的塞尚用颜色来创作与自然相似的和谐,苑瑗也在做相同的事情。苑媛笔下的色彩都是那么的浓郁和鲜活,它们被永久的停留在了最灿烂的那个瞬间,背景的用色随之呼应,成为了第二自然。用颜色的变化来分割画面也成为苑瑗的风格化语言。

绘画往往存在于自身的逻辑当中,在苑瑗的绘画中尤其如此,她不深挖现实,讨论的都是绘画本身。像是在《托下巴肖像》系列作品中,这些从网络上挑选出来的图像通常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筛选、截取和再次构图。托下巴的这个细微动作在画面中成为“主体”,“动作”成为人们凝视的中心点。动作背后的主人不再重要,用“肖像画”来定义这些作品已毫无意义,绘画在这里不仅仅是图像了。抛弃整体,追求局部来体现更微妙的情感,最终超越整体,是苑瑗在新作中的探索。通过一根手指的翘动和瞬间的律动就能了解那些“缺席的女孩”。这是一种更加考验绘画者功力的尝试。

gRzBqxYw2LaKgRdvWLxAxE9KZ7iCK8vCW8rz26Pm.png

蒂亚戈·巴布缇斯塔《马路对面》

蒂亚戈·巴布缇斯塔的作品第一眼看就像是一组风景画,浓郁的电影元素图像扑面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幅画都像是其他叙事谱系中的某个叙事瞬间。巴布缇斯塔的艺术创作有三要素:风景、废墟、建筑物,这三要素共同服务于他对人物形象的表达。巴布缇斯塔从不同的语境(文学、电影、词汇等)中抓取物与形,重组为艺术家个性化的语言,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独特的,光怪陆离的荒诞。在参展作品《马路对面》中,一位背对观众的中年男子手持一面玻璃正在穿过马路,他微侧身,侧脸表情冷漠,眼神仿佛在观察是否有人尾随。画面所有的色彩仿佛都集中于男子的上衣,特别是在道旁大片绿植的映衬下,更显得突出。男子置身在这个看似自然的场景中,却像从自然中脱离出来,男子手中的玻璃形成的镜面仿佛为画面又增加了一个空间,而男子脚下的“马路”甚至就是男子一个脚掌的长度,这种表现性的、超现实的元素为看似平淡的画面增加了令人惊讶的意味,这种现实与想象的叠加、真实与荒诞的交织,为他的作品蒙上一层卡夫卡式的离奇色彩。或许这就是巴布缇斯塔作品的魅力所在,观众在期望理解他的作品内涵之前,已经不自觉地转变思路,陷入了艺术家所制造的散漫而神秘的场域里。

5nbXUmWtfjPfNXUxY1U9zZaNIXdrmmCcDAxjq833.png

高晨莹《弹棉花》

在高晨莹的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位空间设计师从既定现场的环境因素出发,以实现“即时感受还原”的创作诉求,通过改变功能性的构建形态来尝试唤起人们的不同感观。同时,艺术家依赖于迄今为止这些归类模糊的实验性创作,以期完成“设计”媒介的外延,从而通过重构的普遍准绳之外的“意义生产”,升华为一种批判性的、话题性的视觉文本。参展作品《弹棉花》的实地体验令人联想到的不只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观众透过白色的棉絮,仿佛置身于北京春天四处弥漫的杨絮里。艺术家用竹管、棉花在展厅一隅营造出人工棉絮,折射出艺术家对环境问题的隐忧,而作品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使得《弹棉花》给人的不适感与环境变化带给人类的危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观众刚开始站在棉絮中不会觉得异样,仿佛只是在经历一场下棉花的游戏,但时间长了当棉絮落在眼睫上、吸进鼻子里,才会开始感到不适。艺术家将警示性的思考融入到作品的精心设计中,用游戏当作包装纸包裹起来。

kyL97Y3nNQoPIPVLjgqNiB91lLMqwNMvNUwyNDRb.png

黄薇《四季》

用丝线去探索传统非遗工艺,去探索中国传统审美和历史文化,进而去探索它们在当今时代所能呈现出来的各种面貌和可能性,是黄薇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主要表达语言,也是她理解传统和创新、过去和现在的一条线索,既和传统进行对话,同时也让传统和当下进行对话。

参展作品《四季》是一件以不同色彩的丝线作为基本元素的装置艺术作品,它由中国传统非遗工艺所制作的流苏组成,而这些流苏既构成一个步步换景、色彩斑斓的视觉想象世界,同时也搭建起一条由彩色丝线流苏组成的时空隧道。我们还可以在丝线的主要颜色之外看到那些并不容易为人所察觉的颜色之渐变,它们呈现的是季节和季节之间、节气和节气之间甚至日子和日子之间那些极其细微的色彩变化。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黄薇对颜色的“时间性”的考量,她想赋予时间以色彩的意味,或者也可以说,艺术家是想将“刹那”之色注入到丝线之中去,期待着在“刹那”之间保持某种“永恒”,而这种“永恒”,时间的永恒、颜色的永恒以及它们的叠加是我们可以观看甚至触摸到的。

YNB2FRmoHjyp2Wf0JSw49y5BSCmYLQt8Ii3kpIuZ.png

王礼军《盲盒J》

在王礼军看来,艺术的本质是唤起内心对客观对象一种新的体验与认知,而二元结构是我们理解复杂事物所做出的一个哲学模式。虚与实、平面与立体、秩序与混乱等都是我们假借给客观对象的一个存在逻辑。艺术的可能性就在于让我们的认知回到“混沌”的状态,去感知世界的丰富性。如果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力就像是一块板结的土壤,那艺术的目的就是让土壤重新回到肥沃且松软的状态中。

此次参展作品《盲盒》灵感来源于时下流行的盲盒文化。盲盒自带游戏甚至赌博的属性,艺术家准备了240个盲盒,每个盒子都装有他的一件小型作品,观众可以把盲盒带走,每人只能拿走一个,当所有盲盒都被取走后,这件作品才算彻底完成。他的创作中总是同时贯穿着古典精神与现代文化的两条线索,而这两条线索又被他以一种开放性游戏的方式巧妙融合。在这件作品中,现代盲盒文化的展示背后是一场关于“有”与“无”的哲学探讨。观众取走了作品,作品在视觉上消失了,但作品依然存在,只是存在的空间换了,这样看来,作品既“无”且“有”,既“有”但视觉上确实“无”,有无一体,构成一种有无之间的混沌自由状态。

JPAvxktj19ZqDmwScBTDAjimVyhu1BXOTmVGe8IF.png

tYjDxuZUtcsImapCNrhXs73DbmVjvhRalFO4C0Lm.png

韩娅娟《失眠者之家》

韩娅娟的艺术创作以视频作品为主。她早在短视频蓬勃发展之前就已经专注于VR视频创作了,她本人可能也想象不到视频创作方式会成为一种网红模式。她的一些代表作品乍一看会让人想起白南准,但相较于擅长用视频录像堆砌出造型,以人类技术手段所能达到的极限来展示观念艺术超前愿景的白南准,她的作品显得更为纯粹,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充满想象力的图形的动态组合,她揭示的不是关于未来的幻想,而是当下正在进行的梦境。

韩娅娟在新的工作阶段里以影像、装置、纸上作品展示了一个失眠者之家,一个未来虚拟世界的记忆宫。一贯的悬而未决,无权审判,参与游戏,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冲突和张力被巧妙地掩映在她擅用的优雅之下,以一种入世的心态加入到这个时间博奕之中。拟世界的规则利用在韩娅娟擅长的抽象游戏中,这是她的胜利,让虚拟的那部分也成为社会历史学和政治学无所不在的见证。

iCoFQ0IUeMWVbbQ0soMggoXZRcCv48tbEDq8LvHI.png

拉比亚·纳赛尔《房间》

拉比亚·纳赛尔的艺术实践体现了她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探索,她更强调二者间的相似性(在生产、表达、接受与阐释方面)。纳赛尔将自己看作是文化生产的助推者,通过熟练运用多元媒介来表达文化的交互性,阐释与文化有关的论述。纳赛尔兼具艺术家的敏锐与评论家的洞见,她的很多作品向观众展示了生活中的寻常与偶然如何点燃艺术创作的火花,比如参展作品《房间》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是一个57秒的视频作品,展示了纸做的房子一层层地被打开,又一层层合上的过程。房子是不动产,是大多数人安身立命的物质所在。艺术家在作品中试图打破房子在人们心中固有的稳定概念与恒长意义,利用纸的材质体现房子本质上的脆弱性,利用层层打开与合上的动作体现出房子作为不动产的潜在变动性,从而揭示出万事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世事无常。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吴为山,柳淳风,苏州·金鸡湖双年展,雕塑,,艺术家,艺术,中国,创作吴为山 柳淳风 苏州·金鸡湖双年展 雕塑 艺术家 艺术 中国 创作
下一篇: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蔡磊个展“单_元”_关于日常叙事和身体经验的感知_蔡磊-雕塑-当代-作品-模棱-现场||上一篇:从纽约到布鲁塞尔;洛杉矶到上海在SPURS画廊开幕_梦馨谈-费亦宁-作品-史密斯-洛杉矶-创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