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共同体——2020中国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进入倒计时②_当代艺术-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深圳-共同体-展览-人类-美育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发布
 
“共同体——2020年中国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学术引擎庚子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中国社会陷入前所

X50ejslRGPBBurnI2tY7iSzKSJPf7mhuzVsj9cJc.jpg

“共同体——2020年中国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学术引擎

庚子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中国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停摆,而正当国内情形刚刚缓解之时,疫情却又迅速在欧美乃至全球弥散开来,并伴随诸多次生效应的出现,对整个人类命运形成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巨大挑战。尽管目前我们或许无法准确对其进行描述,但“2020年”势必成为多年后历史书写者所关注的重要节点。而随着疫情的肆虐,也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类共同面对的迫切性问题……

tE25jKItkxJb1P72qX9qTpbmRb2ZYKPRR3p4OxHi.jpg

艺术家| 王川 作品

《光栅灯箱作品图》RE-FOCUS  X:礼佛  2017年

实际上,从20世纪开始,对历史的叙述已经由之前“纵向的”“历时性”的时间线索的话语参照逐步调整到一种“横向的”“共时性”的空间场域的阐释系统当中,历史的发展也已不仅仅是从古到今的“线性”脉络的延伸,更是暗含着从“这儿”到“那儿”空间性线索的弥散与拓展。而在我们生活的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迅速更新、虚拟世界兴起、全球化日益深化,这一境遇就更加凸显。在人类享受其所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反之,资源短缺、气候变化、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性延伸,成为整个人类所共同面对的课题。针对这种境遇,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2017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2018年宪法修正案,再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词还入围2017年“汉语盘点2017”活动年度候选字词,并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显示出其重要的现实关切……也正是基于对疫情的反思与上述思考,促使我们将此次展览的主题调整为“共同体”,进而探究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所面临或蕴含的潜在话题。此次展览也是深圳成立特区40周年、南山建区3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环。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最为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洋溢着青春与活力(而南山区又是华为、腾讯、中兴、神州等中国领先科技产业集聚地)。无疑,深圳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kKrdAo7osxsHbAEZfUYO9CqlTVtWNPMOxpPK2yzY.jpg

艺术家 |姚璐 作品

《高阁清夏图》 102x72cm 摄影艺术微喷 2017年

hF93f7EK27UsYV4mdQuNz1NeCR97GoaP9ELOaDQC.jpg

艺术家| 刘西洁 作品

《齐白石》  纸本水墨 45×35 2018年

Z2m2HC8RNk6hiPF2aKU1OYRfOORjgK49xkoUM3Dn.jpg

艺术家 |丘挺 作品

《幽谷图》   50X35cm  金笺水墨 2018 年

bl5sTm02wOO3RJTtAcncihCzMGhFWuH0vzdUDJsT.jpg

艺术家 | 王巍  作品

《魅力凉山》 200x200cm 中国画  2019年

与艺术有关的“共同体”理念,可以上溯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乃“始万物” “生万物” “成万物”,天、地、人三者有机统一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完美的结合,并由此催生出的传统文化(艺术)关照。在艺术领域,大量的文人画题材在某种意义上都蕴含着这种价值观念与生命体验。现代以来,与这一话题更为贴近的案例则是上个世纪,德国艺术家博伊斯敏感于二战给世界带来的难以修复的伤痕,极力倡导的“扩展的艺术概念”(Expanding Concepts of Art)即“社会雕塑”(Soziale Plastik)学说,他谈到,除了人类之外,自然、动物、土壤、森林等这些都是“人类外部的器官”,都是艺术家关注的对象。而我们正在毁掉这些“人类外部器官”。因此,我们应该也只有开始与动物界,与植物界与土地对话,否则我们就无法生存。因为如果失去了我们正在毁灭的这些生灵的协同配合,人类发展的进程就不可能实现……而作为 “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艺术”,以其审美经验性、情感想象性和感性形式性,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着眼于非功利化情感的诉求,着眼于内部的差异化调整而非外部对立化的排斥,甚而着眼,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面对我们共同的语境与问题,展开实践意义上的创作与探索。而本次展览则正是“共同体”文脉在当下的延伸,“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倡导“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重要艺术方向。展览的另一个潜在语境,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总书记在给美院八位老教授回信中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提升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6wDLaut7Cmli6P63vFVMyBCY9hug9zNm1my0U8ni.jpg

艺术家 |王德芳 作品

《凤凰图》68x32cm 纸本设色  2018年

U2dqFo9R6UwxxCFx3ueGL2u1vwfjMC6xesSjNftH.jpg

艺术家 |白璎 作品

《渡No1》68Χ140cm  2014年

JTnqWV2BXEUmuh0FuxnujhW6W88BEjtDXGw8mhxQ.jpg

艺术家 |潘一见 作品

《山水图11》28x118cm 纸本笔墨 2019年

Bo9fwBT5dpZkRNlLHvjTCBSj4rNTqIjiCQCZJ20K.jpg

艺术家|叶芃 作品

《菩提心 青兰》45x45cm 纸本  2019年

此次涵盖中国当代艺术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精品创作的“共 同 体 ——2020年中国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某种意义上尝试以一种具有“融意义”的艺术共同体的形式呈现(“融”与“共同体”有很大程度上的契合性)。其表现为,一方面以“高学术引领”的学术展览为根本契机;同时,则是走向大众,面向多元化、多层级审美倾向的一次展示,具有“近生活美学”的意义与内涵;其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则是“大数据支撑”,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的技术革新语境中,在“艺术与科技”创新的交融中,结合线上、线下,融入艺术市场在内的立体式推广机制。当然,对于本次展览的意义则是融合以上三个特征,在“美育具有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所开展的一场关于“艺术与时代命题”、“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日常大众”等多元化“融创新”诉求的一次尝试。

O3r0bJL4N9CpUe1KVaddrf9pWpmUfNuIjGgr1MYJ.jpg

艺术家|颜开  作品

《一切都是可以被消费的》66cmx101.6cm 纸本普洱茶、红茶 2017年

ULmHV73RlMyCEXm5Nq77rsNEgchfYW588zl7gcGW.jpg

艺术家 | 廖勤 作品

《茶马古道—滇藏路上的马帮》 90×240cm 纸本水墨 2013年

faCBMNU6g6sKQUr3dYJP8PnvvMtKHtRsFHLLUpw6.jpg

艺术家 |朱小坤 作品

《出境》之二 45x150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所谓“高学术引领”是强调以学术为本、为根,以学术带动其他方面的综合提升。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在“美育”板块邀请到美术界泰斗戴泽、邵大箴、薛永年等先生参展(三位先生为习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回信的八位老教授其中三位)以传承美育精神。他们从20世纪上半叶走来,是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以及美育工作的历史见证者与推动者。他们作品的参展无疑从纵向梳理出一条艺术史与美育发展文脉在当下的传承之路,使我们在反思当下艺术发展美术教育现状的同时,能够找到一个很好的溯源点。进而充分理解“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意绘传世之作”的精神内涵。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二则是“传帮带——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美学精神的视觉呈现”,除上述老先生外,包括邱振中、何多苓、许钦松、丁一林、马路、井士剑、金日龙、冯斌、庞茂琨、王颖生、卢禹舜、陈湘波、刘万鸣等时代大家,第二板块“学术引擎”则以中间力量为主导,包括摄影领域的王川、姚璐;中国画板块的丘挺、刘西洁、王巍、王德芳、白璎、叶芃、潘一见、颜开、廖勤、朱小坤;油画界的郑金岩、雷小洲、石煜、师进滇、刘明才、武宏、康蕾、来源、马佳伟、刘顺华、李卓等各大美院的重要师资为此次展览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展览还邀请了部分80后乃至90后的充满“朝气”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如孙博、王启凡、王之言、冷文、郑驰、王盟、裴振宇、曾胡林、钟鼐、许京甫、帅鹰、肖婷婷等活跃的青年新锐艺术家,体现艺术传承及时代风貌。从地域来讲,覆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重庆、西安、南京等多地艺术家,囊括八大美院及清华美院、上海美院、南艺等多个高等学府的学术力量,来构建一个所谓的艺术“共同体”,以反映不同年龄结构的艺术家在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体现不同时代命题的艺术创作观。此次展览亮点之三则是,表达“凝练时代精神”的主题。一方面一部分艺术家敏感于疫情的紧迫性,塑造出来发自内心的针对这一时期疫情泛滥状况的思考,另一方面,参展的作品中,有部分是表现深圳发展成就的,如《港珠澳大桥》等,深刻反映在深圳成立特区40年,南山建区30年的卓越成果,以及众多对当下生活体验的描述。来探讨美术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2otbQPFA45uqozgbPM04YmScqJZqSM8lCVymvna.jpg

艺术家|郑金岩 作品

《静物》 140x100cm 布面油画 2002年

ajoteLhZnG2wR5CfiuTE3TyVK7NhyJ9bZuPnjR5r.jpg

艺术家|雷小洲 作品

《汉地怀古》180×165CM  2012年

1uDQnNcbXHxBlPZ9yQpqih7HkNSIB3h7To4hXLcq.jpg

艺术家|石煜 作品

《圣何塞集市之二》150x15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81311VVCBnDV2GCBGQexuAcEZ7mmxvc6ThGR9UJa.jpg

艺术家|师进滇 作品

圣桑的天鹅 The swan of Saint-Saens 138 x 44 x 30 cm, 不锈钢丝着色 、木炭 2016年

fb8MBfmx4p0dDBaMiXobJaqoKydJoyaclCEqe5jW.jpg

艺术家|刘明才

《回响》系列之二 200X160cmX2   2020年

baUeml9qXrOMHHcwtVyzj8Y5GFNxjCGCkOxW3ULL.jpg

艺术家|桑德罗·特劳蒂

《爱娃》 120×100cm 纸面坦培拉 1996年

TVzPyXVSm5BnPnul2rlWeqvFlv8VxnVFoVeRGT1V.jpg

艺术家|武宏 作品

《墙中马》 140x70cm  宣纸 水彩 水墨  2019年12月

Iyqm9xoAFXLlY2z66SXiXkk7c3XfK3eRSxNqbpqf.jpg

艺术家|康蕾 作品

《乐园2020.刺痛》150x242cm   丙烯 2020年

所谓“近生活美学”则是指使艺术走出象牙之塔,走进大众生活。此次展览是一次较为立体的呈现,既有对时代问题深切把握的重要题材,同时也有对艺术本质深入追问的学术思考,更有与当下日常生活近距离接触的青年画家的情感体验,与当下多元化的艺术生态、价值诉求充分契合。走进大众,回归日常,传递生活美学。

dZcHxFGamQyUvKZHXM0YFEEFFUuhianVRgRBnsGK.jpg

艺术家|来源 作品

《寂静与光 十六 》140x140cm 2018年

23RwENX1q6V9M5TGHrsJZWB1NNeiLmfcznkxf7bC.jpg

艺术家|马佳伟 作品

《沿着不变的地平线No.1》450x280cm 综合材料  2011年

4E3lkleV2fMi94YsJZ5LRZiX087QGGuBim2DgC1j.jpg

艺术家|李卓 作品

《抗疫丰碑》120x100cm 油画 2020年

PE41A2OS5Jlx910UqEypoWeRibnhRioox4QQp9H2.jpg

艺术家|刘顺华 作品

《伊人如梦02》90×60cm 油画 2015年

通过不断征集和遴选师出拥有天赋才华的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将兼具艺术之美和升值属性的潜力型原创艺术真品带给千家万户,从而引领艺术品消费习惯的变革和风尚。青年板块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全国专业美术学院毕业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在传承学习优秀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包,吸纳国内外各种优秀艺术成果,将艺术理念不断开拓和延伸,表现出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风格独特又充满新意,表现各自成长历程中的生命体验,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其三,所谓“大数据支撑”指的是“艺术+”互联网、区块链生态的打造。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采取艺术品与移动电商相结合的模式,构筑与时代发展同步的艺术创意平台。探讨艺术与市场、艺术与资产配置、艺术与大众日常消费之间的关联,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更意味着助力青年艺术人才成长的功能,为艺术学子的优秀创作转化为市场提供更为多元、有力且可能的支撑……

最后,预祝展览成功!并祝愿疫情早日烟消云散,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共同”在丛中笑!

葛玉君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0年5月

展览主题:共同体——2020年中国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

● 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 项目指导: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出品人:谢蕾

● 学术主持:薛永年

● 策展人:葛玉君

● 项目执行:符元清 许佩珊 黎智铧 周景辉 陈晓彤

● 主办:宝甄艺术、招商文化

● 展览时间:2020年6月19日—7月3日

● 开幕式时间:2020年6月20日 15:00

●展览地点: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望海路1187号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楼联合国教科文展厅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共同体,当代艺术,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深圳,,共同体,展览,人类,美育共同体 当代艺术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深圳 共同体 展览 人类 美育
下一篇:90后的“白夜神话” 阿雅画展遵义市美术馆超现实呈现_遵义美术馆-阿雅-神话-剪纸-丙烯-都是||上一篇:松美术馆新展“2020”开幕:走进美术馆的画廊将开启什么新可能?_松美术馆-画廊-疫情-推荐-空间-美术馆-艺术中心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