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归心——海外艺术家笠夫国画展”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10日~12月30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中心B区负一楼展览厅
主办单位: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深圳市龙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中心
前言
无疑,你我正置身于巨变的时代洪流里。
今年秋天,一批国际重量级艺术学者来到北京,他们在参观了充斥着当代艺术的著名艺术园区后集体发问:“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属于中国的艺术在哪里?”
是的,属于中国的艺术在哪里?
这是艺术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此时,“东方根性、当代表达”的笠夫风格,成为一种选择。
在笠夫的艺术语境里,是以吸纳传统而对抗全盘否定,以继承式发展对抗西方文化偏见,以求真对抗物质至上和功利主义,构成了笠夫中国水墨的观念框架。
现在,60余幅笠夫作品,将向您讲述这样的故事:所谓求真的艺术作品,除了天赋和努力,还需要时间的铺陈,内在的酝酿,甚至“上天入地找东西”的科学方法。
笠夫出身艺术世家,从小浸淫在中国艺术的世界里,之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他的艺术初心从未改变。5年前,他感动北美的《诗意中国》个展,与其说视觉语言、水墨意境令人耳目一新,不如说是他所呈现的中国绘画审美趣味,触动了西方世界的心灵。
在笠夫那里,艺术是热爱,中国是情怀,尤其是置身世界舞台的时候。
孤舟、蓑翁,行者、山川,这些经常出现在笠夫画意中的元素,沉静里有锋芒,坚持中藏内敛,就连意欲脱缰的烈马,都秉持着风暴来临之前的沉静。这种“画不惊人誓不休”的自我表达,经过悟道得道的淀沉,呈现出至柔的中国情调和精神力量。
笠夫先生说,反省和批判不一定要声嘶力竭。
他曾解释自己的创作观念:“至柔,一方面是风格,同时也是我对这个时代的反省和批判。”淡雅、含蓄、内敛、宁静、深沉,构成了笠夫的绘画语境:笔墨美学加上至柔的批判,才是笠夫作品力透纸背的哲思。
要有多少柔情才能唤回内心的宁静?
这是我们面对笠夫“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时的遐思。
今天的世界,稍不留神,人们的眼球就会被信息碎片所塞满;心灵,则时常迷失于时光隧道,无处栖息。
有时候,你真的不必步步追赶。就像面对中国书画,停下来,细细考察背后的传统,细细体味其中的意境,一颗爱艺术的心就会因此萌芽。
艺术之于笠夫,还是求真的过程。
回顾《九骏图》的创作,笠夫说这个夏天就像是在实验室,“完全是以科学家的方式,管理创作、实验、思维和心态”。结果是,为了每一根鬃毛的精度和无憾,为了极致的艺术追求,笠夫在实验了上百匹马的创作后,最终成就了眼前这幅《九骏图》。“作品不会讲假话”,这是著名艺术史学者方闻教授的口头禅。
顶级的科学家追求美,纯粹的艺术家求真理。这样的过程,必定是严谨的、艰难的,同时也有可能在时代的星空留下印记和光。
在西方,了解中国的人并不多,对中国文化有所洞悉的则更少。
“到传统中去!”笠夫经常这样对学生讲,并视之为中国人的艺术本源。在这个本源之中,不乏哲学、自由的魏晋精神,精致、内敛的宋元情怀。而笠夫自己,则践行了这样的艺术路径:到中国传统艺术中去,寻找源泉、勇气和创造力,以重建与西方对话的中国语境,以创造唯中国才有的审美趣味。
“归心”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归心》,既是画家的笔墨回流中国根脉的心灵之旅,也是让世界读懂中国艺术的视觉窗口。
——策展人 子静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画,笠夫,,深圳市,归心,语境,世界中国画 笠夫 深圳市 归心 语境 世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