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19年12月6日星期五下4:00,由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办公室、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介入康复工作室、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研究性艺术工作室共同举办的“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开幕”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山意库ADC艺术设计中心正式开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是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办公室、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介入康复工作室、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研究性艺术工作室三方共同合作的成果展现。旨在探讨艺术做为公共健康的社会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公共健康是研究性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本次展览是一种用艺术的智慧的方法和技术聚集在一起的方式,把艺术的智慧与科学的理性和人文关怀相结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展品包括了架上艺术,环境艺术、雕塑、建筑、服装设计、视觉传达和实验艺术等方向。跨界的合作和工作的方式让艺术们认识到艺术的多种可能性:与科技相结合的工具性艺术技术;表达和关注人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经历;与我们人类无法直接接触到的宇宙相接触的推测性艺术方法。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罗捷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罗捷在参观展览时表示,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方面也渐渐重视,而艺术介入精神问题康复治疗其实由来已久,在很早就有利用陶艺、绘画等方式缓解精神问题病人情绪的治疗方式。艺术介入精神问题的康复治疗比起其他物理、化学疗法来说更加深入内心也更加平稳,并且往往会起到让人惊讶的效果。
展览学术主持任海
展览出品人谭璜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任海介绍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研究性艺术工作室以及跟本次展览的联系。研究性艺术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5月。全称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研究性艺术工作室”,简称为“川美-亚大研究性艺术工作室”。工作室结合中国四川美术学院在当代艺术方面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在艺术和人文研究方面的特长,促进四川美术学院和亚利桑那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开展一系列研究性艺术的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计划包括: 田野研究,工作坊系列,创作系列,学术出版和多媒体项目等多项活动。
嘉宾合影
展览出品人谭璜提到:本次参展艺术家们展出作品均是其本人在深入体验后作出的艺术创作。封贵、肖宛宣、叶江林、赵周乐作品《倾》,构思来源于神经元,用弹力布搭建出神经纤维。三个触角内置接收器,通过神经纤维传输,刺激神经元发光回应。通过不断的倾诉,神经细胞也会不断的散发光与热进行回应与倾听。光线的不断增强意味着神经元的不断活跃。神经元成为连接不同个体的桥梁,他们相互输送信息感触世界,激发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倾诉欲望,打开人与人之间的陌生之门。
封贵、肖宛宣、叶江林、赵周乐作品《倾》
来自四川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学生潘涔丹在开幕式中讲述自己作品《精神健康手册再设计》:“公众对精神病患者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致使精神病患者大多有病耻感,这种歧视大多源于无知的偏见,而病耻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治疗依从性、疾病康复。我希望通过吸引人方式来星现一本科普手册, 手册中图素材全来自于患者的艺术。”
《精神健康手册再设计》
《精神健康手册再设计》
在本次展览现场还展出意见互动式艺术作品《世界语言》,观众坐在艺术家创作的人偶面前就会听到不同于通常生活经验的声音频率。艺术家冉玉秀介绍这件作品时候提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人的声音是从声带的动到产生声波引起空气的碰撞,直到传达人的耳朵里,然而人耳所接受的声音频率是有限的,那么只要罩动的发生,世界就有他的灵魂和语言。这是我见到幻听患者的产生的第一一个介于科学和感性的理解,如果幻听患者是能接受到大于人耳朵能接受的声音频率,但有可能发出这些频率的事物定是不能用科学和理性去解释的如每个人心间桃花源般的梦幻感性的存在。”
《世界语言》
观众体验
据悉,展览将持至2020年1月19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介入康复工作室,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研究性艺术工作室,,精神,美术学院,现场,重庆市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介入康复工作室 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研究性艺术工作室 精神 美术学院 现场 重庆市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