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19中国美院当代青瓷与金工跨界创新创意研修班、当代陶瓷与漆艺跨界创新_手工艺术学院-非遗研培-结业-摄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网 
 
学员和教师合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在结业仪式上致辞(摄影:郭国柱)三个思考——2019非

TD3kJP19bn85OAbOr0Zsn7vi1LTXcZFLAhlmL5hj.jpg

学员和教师合影

LSSmdhdUTp4ckAXb7FTld3pFDQfgJ6gMYXzbAWFI.JPG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在结业仪式上致辞(摄影:郭国柱)

三个思考——2019非遗研培结业典礼致辞

各位非遗研培的学员:上午好!

韶光易逝,转眼间己亥年小暑已成过往,三伏天悄然到来。此时,我院如期迎来了2019届非遗研培学员修业期满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国美手工艺术学院向41名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表示祝贺!向放弃休假时间坚守非遗课堂教学岗位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浙江省文旅厅非遗处对我院非遗研培工作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刘书记和叶处长以及诸位嘉宾表示热诚的欢迎。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真诚的谢意。

一种沉浸作坊的课堂,一段同窗耕读的经历,一趟人文考察的旅程。相信手工艺术学院工作坊跨界上手一个月的研习,会沉淀为同学一生的记忆。

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梦想的结晶。百工技艺古籍《考工记》《营造法式》《髹饰录》《天工开物》《长物志》和《陶说》等,从手工艺的不同类别、层面和角度,对材料、工具、技术、过程、功能、特点等做了经验总结,反映了先民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考工记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言简意赅,集中体现出先秦时期人们对手工艺价值的取向,反映出科学系统的辩证思维,这是先民造物的思想核心,是厘清非遗手工艺的基础理论。

手工艺是盛放思想的容器。以手为眼、以材为体,以工为法、以艺为道,锻品格,凝思想,铸精神。手工艺历史悠久,为民族文明基因的内核,通过中国乡土社会粘着土地生活方式的孵化,生发出别具匠心的非遗手工艺,形成了浓郁的东方诗性生活美学的品位。从特定角度来看,中国陶瓷、漆器、金工、玻璃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史诗,是一部承载族人追寻理想生活的叙事史,也是先民如何使用双手研磨思想和锤炼精神的奋斗史。

2019届非遗研培以“跨界”为主题,学校为同学们设置了文、史、哲系列理论课程与工作坊跨界的实践课程,邀请校内外资深教授、专家开课。非遗跨界的研修培训,不等同于单一维度的专业学习,注重的是方法经验的互鉴,倡导材料、工艺、技术、造型、功能的跨界研习,通过多维视角的打磨,实施人文综合素养的沉浸式熏陶,以此提高手艺人的思辩和观看的能力。我认为,非遗研培跨界学习应面对以下三个哲学问题:

首先,思考你是谁?

以时空的眼光去审视专业特殊的属性,辨析非遗手工艺的本源,洞析行业核心技艺的学术界域。这是跨界的基础,从非遗手工艺术的本体来看,专业手工艺术从诞生之初便形成了特有的工艺文化的基因,每一项行业之间存在着个体性质的差异,具体体现于造物的工序和规范之中。

如漆艺,最为核心的材料是漆液,漆液里添加色料,于是产生红、黑和白等各种不同的色彩;然后是髹漆的辅料,包括桐油、色料、金属料、镶嵌料、抛光料等,辅料是漆器制作不可或缺的材料,是调和生漆和髹饰的基础原料;再来是髹漆的胎料,有木胎、陶胎、竹胎、篾胎、皮胎、藤胎、布胎(夹苎)、金属胎等,每一种胎料罩上漆衣,都有胎骨的属性,别具特色,同时胎骨往往对漆器的形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髹漆技艺的角度来看,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包括髹涂、描绘、镶嵌、刻填、磨绘、彰髹、堆漆、雕漆等。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髹漆技艺,而漆液性能和漆器制作工艺,与技艺的表现手法息息相关。

其次,思考你从哪里来?

以地域文脉为视角,系统观察自己从事非遗手工艺工种的特质,依据手工艺地理生长的条件和具体的体征,从历史地理的维度分析路径与界线,思辩个体的根本属性,辨析民俗人文的源流,关注工艺视觉本体语言与方法的打磨。非遗手工艺的基因链,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流传有序,它区别于其它艺术,叠合了美术、设计、工艺的多种因素,把“天”和“地”、“材”与“工”置于特定的层面进行思辨和求证,熔铸了手和材料交流的信息。手工艺兼具审美和实用价值,活态的手工艺是技艺、精神、艺术的有机结合,讲求的是“以技入道”,不止于细琢、求精、工巧、极致、完美等内容的描绘,而更注重思想家园观念的重建。在我国手工艺文明历程中,手艺通常指代人的品格和师承绝学的工艺基因,将对生活的态度融入创作,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维度的感受,体现“工匠”胸有成竹之精神和“意匠”哲学思辨之智慧。

最后,思考你要到哪里去?

材美工巧是手工艺的先决条件,也是民族传统工艺的特征,“滴漆入土,千年不坏”是传统工艺的生命力所在,其中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当下手工艺的匠作,不应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摆设,而应有效地融入新时代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增添乐趣,丰富人文的精神体验。工艺应紧扣时代的步伐,通过不断地否定和修正,来建构这个时代手工艺新的注解。时人应该从未来生存环境的角度,从社会资源生态的角度,从人格思想认知的角度,重构无愧于时代并富有地方性、民族性、时间性特质的手工艺。

每一种手工艺的背后,都蕴含着手艺人对材料、工艺、思想表达的生命体悟,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流淌着匠者的体温,并徐徐散发“工匠精神”的芳香。

非遗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以上三方面的重新认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以及长远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健康研修为学员的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开掘深度,帮助我们建构活态非遗手工艺的创作方法,使手艺和作坊从容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通过手工艺劳作者技艺、表现、思想的重新冶炼,擦亮眼睛、捕捉灵感、磨砺思想,塑造审美的感受力。

总之,非遗研培的跨界不是知识简单的堆叠,而是对于手工艺术本体的思辨。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意识源于自身的认识而存在,如果没有对边界差异性进行观察思辨,跨界将无从入手。跨什么,边界在何处,如何跨越,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手工艺的知识需要记录、甄别、咀嚼、浓缩、活用等系统性的思考,使专业技能与人文知识进一步融会贯通。

最后,感谢本次非遗研培项目组织工作团队叶丽霞、吴昊、冯晓娜、彭倩、于洋、段艳丽和各位成员,再次感谢支持和关心我校非遗研培的浙江省文旅厅和学校相关部门的鼎力相助。

同学们,明天你们即将返乡归家,请记住,国美手工艺术学院是每一个学员的心灵家园,专业系科是维系诸位手艺人的精神纽带。记得抽空回来,象山有你们的足迹。学海无涯,征途漫漫。让我们不忘初衷,携手未来。

周武

己亥年七月九日

OX7aiBPVSSbXYx2S9vORvrlwobf9AZXJ7YuUtpzn.jpg

YWwMm8vLroW7rexcZYLukEdZwXJrBhYd9opYzgOm.jpg

BREQX7TVnh48RBpA7OOGmzOIe4N0iWrZmlXsCj4h.jpg

结业仪式现场(摄影:郭国柱)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9中国美术学院当代青瓷与金工跨界创新创意研修班、当代陶瓷与漆艺跨界创新创意研修班历经一个月紧锣密鼓的课程,在学员的结业作品展中落下帷幕,并于7月9日上午9点30分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热成型大楼举办了结业仪式。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调研员叶涛、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领导与教师们都出席了结业仪式。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玉普担任主持工作。

Nl9hlSBqntgb93gAguHFyGI7gr8JxLJcqy7dtoOf.JPG

浙江省文旅厅非遗处副调研员叶涛发言(摄影:郭国柱)

JzMIkGKUaN6qpx2W6vV1RMcQ9k7dwliUH1cxeYzH.jpg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在结业仪式上发言(摄影:郭国柱)

ZQ7HnGwAHfPve8ovEnxxxIivMGP26KVUhJUdujjS.JPG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玉普主持结业仪式(摄影:郭国柱)

此次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是中国美术学院对于非遗研培课程发展路线进行的一次突破性的尝试,研培班以“跨界”为主题,教学团队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对学员要求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复的探讨,作为第一次的实验性研培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于教师与学员双方来说都不乏意外之喜。

2KUVzx3nrI4K9WA6ZMcFSfjLCayaaDIqzyOGXBI4.jpg

展览现场(摄影:郭国柱)

aODq5NwB8i9FtOvBXqR5t3W4ZZNw2nmv5FB6tUdc.JPG

浙江省文旅厅非遗处副调研员叶涛(左)、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右)参观展览(摄影:郭国柱)

WxrdyJZf2czjfkkdZfXeiIMKKq09jopj2GLf2AF1.JPG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中)点评学员作品(摄影:郭国柱)

n0IRhyRG0NfiGlGjksIAlQ8tdrdUqDO9ndsh5zXp.jpg

gYWLilEnGZXIlsUgAZRBrfFng0IwkXgWbLYxlzvf.jpg

展览现场(摄影:郭国柱)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在致辞中首先对全体学员顺利毕业进行了祝贺,也对全体非遗研培的教职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为学员们上了此次研培的最后一课。周武说:“当代的手艺人不要依然只把自己当作一个单一领域的匠人,而应该是可以跨领域的哲匠,要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他为学员提出了三个思考的问题,分别是“我传承的手艺是什么”,“这门手艺从哪里来”,“以及这门将向何处去”,对应着三个基本哲学问题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何处去”。

周武认为,思考手艺是什么主要是明确手艺的界域,要以时空的眼光审视专业的属性,洞悉手艺门类诞生之初就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基因,既要横向对比也要纵向对比,才能更清晰完整地了解自己的手艺核心特征,了解手艺门类的“界”在何处;思考手艺从哪里来要以地域文脉的历史视角,依据手工艺生长的个体条件,材料分布,再去分析路径,辨析民俗人文的源流,这是所有手艺得以延续的根;思考手艺将向何处发展则是针对传统工艺的生命力的问题,非遗凝聚了匠人的心血,我们的作品不应该只是摆设,应该活在人们的生活中,丰富人们的精神体验。周武说,工艺应该紧扣时代步伐,要建构起时代的新注解。

VBi9A9nhaonmijjdRVze7vletji2VnEUU0vNFGKB.JPG

研培班学员参展作品1(摄影:郭国柱)

xXQq3uxV5Lzu5D2GxxgrjAnHjh9c8R0nG79z8Al8.JPG

研培班学员参展作品2(摄影:郭国柱)

kPawiSFDQfTEMzGtWE6ePacmssbMZuVJJeuA8erH.JPG

研培班学员参展作品3(摄影:郭国柱)

E1E5Js7xxclIcM2jpwjD9faVPoxfxySzzAaIQdnn.jpg

研培班学员参展作品4(摄影:郭国柱)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也在发言中对时代与未来的问题进行了着重的强调。刘正对学员说:“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面临着全球性的机遇,我们能够把握什么样的机会,又担负怎样的使命,作为非遗传承人如何在全球文化发展中找到中国的位置,这些都是学员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他认为,传承人不能为了继承而完全仿古,也不能为了发展而全面西学,创新才是传承唯一的路。刘正认为非遗传承人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习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在场所有人一定要牢记的。”

在听取了研培班师生代表的发言之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调研员叶涛深受触动,她首先对中国美术学院非遗研培班的“跨界”尝试性主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她说:“艺术我是外行,跨界我也是外行,但是从非遗的空间与时间角度来看,我认为跨界是有必要的。”叶涛表示,传承人群研培的道路要怎么做,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进行摸索,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第一批承办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班的试点院校,自2015年以来带领着全国的院校摸索前进,到今年的“跨界”已是渐入佳境。跨界不仅是中国非遗的源头,也应该是中国非遗未来的一个通途,因为创新与创造都不是凭空的,而是建立在传统经典的基础之上。

此外,叶涛还与在场的传承人探讨了文创与振兴传统工艺的区别。她提出了四个思考点:

其一,你的工艺能力水平是不是得到了提高,毕竟工艺核心技术;其二,产品的品种和品类是不是得到了发展,是越做越窄还是越来越广;其三,传承人群队伍是否有扩大;其四,行业和品牌有没有得到发展。她认为这是目前区分单纯的文创产业发展与传统工艺振兴的四个关键点。最后叶涛对学员说:“许多答案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能够得到的,而是需要你们以及美院的教育者们通力合作,一起在实践中去找到的。历代的非遗其实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传统,而我们今天的创新就是留给未来的传统经典,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幸。”

h9NMQVFh8ll1CRiABwfeD0eyEghUwEiGIRHhm067.JPG

研培班学员跨界实践习作1(摄影:郭国柱)

sDiuarkRFylNUvM8ej2gccOTfsjlnIMWUc1gQZ39.JPG

研培班学员跨界实践习作2(摄影:郭国柱)

GL9bqx5zXVdVLiXhyXBbIzriydmSN7m0Vdkt81TU.JPG

研培班学员跨界实践习作3(摄影:郭国柱)

结业仪式结束之后,与会的领导嘉宾及研培班的师生一同来到结业展的展厅,一同参观学员的作品,周武院长亲自为学员作品进行点评,并与他们探讨今后创作、生产的发展思路。周武最后对学员们说:“毕业之后,记得常回到学校,多与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联系沟通,大家在那一起多交流,更有利于打开非遗发展与创作的思维。”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非遗研培,,结业,摄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中国美术学院 手工艺术学院 非遗研培 结业 摄影 中国美术学院 手工
下一篇:_“弹跳森林-奇幻森林人形季”艺术展开启_I_“青年手作人联盟”同步启动_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青年艺术家-作品-创作-艺术-传统||上一篇:又一个夏天:AME影像创作工作坊招募再启!_AME-AME影像创作工作坊-创作-入围-影像-工作坊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