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陈炜×匠心随笔×牛腿线体艺术展
展期:2月23日至3月23日 周一至周四10:00-18:00 周五至周日10:00-20:00
地点: 杭州宝龙艺术中心(杭州滨江区滨盛路3867号宝龙城五楼)
Cow corner columns 牛腿独倚在静谧的时光深处从记录细碎的生活状态到见证巨大的历史变迁牛腿只是一个建筑结构支撑吗还是已然变成一个历史的缩影支撑起传统文化支撑起传统精神唤起对人类文明的哲思
牛腿在六七百年前出现,随着雕刻技艺的提高,超越力学支撑的功能,开始出现繁复的纹样到了清朝达到巅峰。因为它的位置相当重要,所以也产生了符号化的纹样,是为了彰显屋主人的地位标榜自我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阿炜哥就像古代雕刻牛腿的匠人,创作中注入的时间和精力,独具匠心的高完成度及纯粹性,雕刻出精彩深刻的生活及传递对世界的独到理解。我们作为现世的人,无法完全对传统文化的沟通及共鸣深入理解,如何唤醒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及哲思;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当代表达,将会成为此次牛腿线体艺术展览策展的独到之处。
▲陈炜(阿炜哥)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师环境艺术设计师、策展人
“我希望可以用展览的形式建立一种深刻的沟通,文化现象和行为记录平行进行,到底会产生什么火花?把微信上的互动,从线上放到线下。五年的搁笔晚安,我坚持的这件事是否有意义,总之我想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展览本身希望是一个场景再现或是一种现象交集此次展览借以空间及作品进行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
大屋顶展览现场
空间表达(2号厅)一个偶发的现象,始终、轮回、当下、回顾、期待,每一位观者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诱发彼此猜想,好奇心充满每一刻。对于传统没有标准解读,真实的重要性是关键,文化的载体形式根本是行为方式。
大屋顶展览现场
偶发:展览作品的现场表达,作品前期的带入感,如同穿越。影像:照抄、照搬、照样三部曲,照抄内容是真实描绘牛腿,照搬是用牛腿纹样嫁接当下用品,照样是牛腿语汇的内心解构重组。类似情感发展,对于观察对象的心路历程。消解:36根蜡烛会被点亮吗?所见过程的消失,36计走为上计,如何?或许没有消失,只是被叠加而不被认知。转移:展览始于白墙绘制,终于白墙刷白,过程中,拍摄记录空间里的发生的事件,作为记忆陪伴。所见物象的消失,只是视觉的不可见,而是形式语言的转移,内心一直可见。
作品表达(5号厅)一个真实的场景,牛腿是谁?有人在干什么?对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媒介或不同的工具的不同嫁接下,可否接受?传统并无离开,对于历史长河的相对时空,暂时的被错位,努力找回基因深处熟悉温度。
作为展的固定形式,水笔绘画作品,记录牛腿木构件的精美。印刷的T恤阵列悬挂,古今符号的直白贯穿。手绘的鞋子、帽子、车模、花瓶、灯罩,传统tatoo的重组更迭。艺术品与生活用品之间,可以平等对待,传统与当下或未来,并不对立,可以对话。
阿炜哥希望来看展的每个人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调动所有感官去观展,积极参与对展览空间的拍摄记录等互动环节。艺术展览的生命力不仅仅局限于开幕日当天,而是一种持续发生直至撤展都不断行进中的事件。这次展览,不仅是一次个人对传统文化的朝圣,更是一次通过观众躬行体验唤醒大众思考的集体行为。
对传统文化的叠加、革新、再造、覆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也许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机遇,因为像阿炜哥这样的艺术工作者赋予了传统文化当代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意识,可读性和带入性的加强,进而有更多人去认识和关注传统文化。
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现代生活繁杂琐碎。阿炜哥通过展览所表达的就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哲思、对历史信息的判断还是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是需要通过观察、行为和反复思索去更深刻地理解,不能妄加评论,应该要更加谦和地去看待。
“历史长河中的某一个片段,其实和历史中每个片段的距离是接近的,相互衔接着的。当下就是未来的传统,抑或者说未来的过去。”
无疑,牛腿是古建筑中最精华的部分。工匠在牛腿上刻出的各种主题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愿景,它不仅仅记录了历史信息,更是传统文化甚至可以被看作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
你也许并不了解牛腿你也许也没有思考过传统文化的处境但是你是否对某件事产生极端的想法你有对并不知情的事情去随意揣测吗你曾是某个社会热点的“键盘侠”吗
传统不是过去,传统就是当下。其实人类每时每刻都在编写历史。我们是否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去善待这个大千世界,包容生命里的一切可能。
关键字: 内容标签:牛腿,杭州宝龙艺术中心,陈炜,匠心随笔,,表达,历史,记录,纹样牛腿 杭州宝龙艺术中心 陈炜 匠心随笔 表达 历史 记录 纹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