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青年水墨艺术家群体的当代性和现代性_展览-水墨-传统-当代艺术-绘画-青年

编辑:江静 来源:看艺术
 
【看艺术|看水墨】—青年水墨艺术家群体的当代性和现代性系列课题。水墨创作作为一项持久的艺术实践,将应

【看艺术|看水墨】—青年水墨艺术家群体的当代性和现代性系列课题。水墨创作作为一项持久的艺术实践,将应对一系列在今天所发生社会信息,该课题收录的多位艺术家是在当今时代涌现出来的青年艺术家,青年是我们常谈常新的一个状态,水墨是我国画坛论之最多的一门艺术,他们用朝气蓬勃对现代文明欣然接受的健康心理,亮出了建立当代青年水墨艺术家的旗帜。

undefined郝量《潇湘八景-瞬息》387cm x 184cm 绢本水墨我们常谈水墨的当代性,它是个发展中的命题,然而什么是当代性?在谈到当代水墨的时候总常谈及的一个词就是“当代性”,不过当代人仍未给出确定的答案。回顾过去,放眼当代青年,他们与徐蒋中国画改造以及漫山红遍的时代看似切身体验相去甚远,可与上世纪80年代关于“形式美”、“笔墨等于零”的论战,再到90年代出现的实验水墨相关联,更与当下的新水墨有逐渐融入或者参与争锋的角色转换。在当代艺术热火朝天的这些年里,当代水墨画家想参与一下,又被批格格不入,甚至说其缺乏先锋前卫性,所做的始终在“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之外,而依附在“前卫”的当代艺术的舞台边缘上行走。既然如此,水墨一直在以顽强的生命力并不参照搭理以某一国度的某种当代艺术版本,因为它源生发展并深深地热爱这一方热土中,不管是被推在革命争锋的浪尖上,还是投进在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与竞争趋势下,它依然自觉地形成了不具有普遍和统一的模式,并处于多元并存的鲜活状态——这就是中国当代水墨。正是在这样不稳定的局面里,青年水墨画家对当下的自我感受这个问题格外关注。

undefined郝量《水火不容》(局部)绢本水墨

 在这批青年水墨艺术家群体的作品中展现出当前水墨创作多元化的新样式,如:郝量的绘画平面不仅是空间与时间呈现的物质载体,更是思考时空观念的媒介。与“可居可游”的传统中国画理念及线性透视空间不同,郝量的绘画凭借构图、造型、色彩、光影变化等手段制造多层次的视角,传达某种非线性、不稳定的时空观感。 

undefined杜小同《海风》87×192cm 纸本水墨undefined杜小同《自去来之二》 250.5cm×89.5cm 纸本水墨 2017年

杜小同用看似温和、朦胧实则刚强、坚挺的图像引导着直通有关 “寥”的意味。其旷阔、冷逸、空寥,呼应着董源、倪瓒、石涛、八大的一脉精神,而俯瞰世事的态度,直面艺术本体的冷静,扩张水墨语法的勇气,又使其作品具有了21世纪的所谓全球化意味。 

undefined秦修平《新雪夜访戴》300cmX200cm 纸本水墨undefined秦修平《大鱼2018-1》180cmx240cm 纸本水墨

undefined秦修平《大鱼》 组画-2 纸本水墨 125cmX193cmX4

秦修平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水墨语言的延续性,又有当代艺术极强的实验性特征,在传统与当代、技法与观念上均有着自己独到的表达方式,还水墨概念以绘画本身,既不疏离传统的文化脉络,又以鲜明的姿态进入当代的文化语境。 

undefined党震 《风景》手稿25x36cm 纸本水墨党震在“荒石”系列中投射的完全是一个自我的存在,其必然走向一种“反图像”叙事的“抽象”。“荒石”存在于“荒野”之中,是一个神圣之地,存在于最初的话语之中,就像是“荒野中的声音”。“荒石”是虚空,是一种空洞混沌,同时,“荒石”也是游动的、荒芜的、一个虚空转变为超越的、欢欣的、一种纯粹的存在或缺失。“荒石”系列在党震的思想世界中,寓意着一种崇高的精神体,是一种生命的原力。“荒石”作为“荒野之物”的状态,是一种无可言喻的象征。就像是神在“荒野”之中悟道一样,“荒石”见证着神迹。 

undefined刘利平《智者乐水》系列 77 225x143cm

undefined刘利平《智者乐水》系列(16)纸本水墨 200cmx124cm

刘利平的绘画作品多以水为主题,他喜欢用水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在他眼里,水有不同的情态,和我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情绪万千。都说灵感源于故土,刘利平画里的水,确实有很多都源于自己童年的记忆。春水、夏水、秋水、冬水,各具形态、色彩斑斓。拿起画笔时,那些记忆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脑海,最终呈现在作品里。 

undefined沈沁 《鹰》纸本水墨

 沈沁以她独特的视角和图式, 使其作品脱离了传统的文人趣味。而她作品中流露出的生命意识、焦虑感和质疑精神,则直接对当下发言,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属于“当代水墨”范畴,值得我们关注。 

undefined丁小真《 放生桥》 纸本水墨 100×68cm 2016

undefined丁小真 《岭上-5》 纸本水墨 48×60cm 2015年

 丁小真的作品,物象很淡远,水汽弥漫似乎郁积成挥不去的万千意绪,站在画前,你从虚无一片中越看越觉得有内容。这就是梁文道所谓的“景观失忆”的概念——犹如我们的前世一样,当城市过度更新,我们就找不到那曾经岁月的痕迹了。我们好像飘忽不定地,梦游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点,很难说这还是你的家园。 

undefined钟德 《海路幻境》纸本水墨180 x 97cmx2

undefined钟德《位子》-1 纸本水墨180 x 97cm

 钟德作品展现出的是水下文化遗物,考古发现的水化的船,船形被时间水性的渗透,接纳了时间流水的冲击,且融入了古雅的青瓷色。水性绘画也是水纹的绘画,捕捉水的律动,书写性的用笔刷出了动人的节奏,水纹与瓷瓶的形状合一,水韵的形式化获得了迷人的节奏。因为融入了光感,水波与光波合一中保持旋转与搅动,带来一种眩晕,而船的形体因为笔触的节奏而又让画面稳定下来,富有张力。 

undefined孙浩《从头越》 180×97cm 纸本水墨

undefined孙浩《冬日暖阳》 125×97cm 纸本水墨

 孙浩画中非常多的马,在表现马的精神性上,他将很多细腻的东西融入其中,让人感觉到里面隐含了许多新的内容、新的故事,让人想要品味、体会一位现代画家对当下生活的关注。 

undefined毛冬华《外滩13号》

undefined毛冬华《重塑》

 毛冬华尝试用其个性化水墨语言进行更多延伸,作品展示人们穿行于中国经典古建与外滩两岸建筑影像,在由镜面构成的现实与历史、传统与现代的交错和变形中,感悟纷繁历史,也感悟中国传统水墨走向当代艺术的路径。这些出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画家,或是接受学院的中国画教育,或是从受过传统的笔墨训练,或是受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刺激,或者受这个时代变革中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冲击洗礼,在他们的作品中——似乎有意无意地从某种角度的观察范围量出自己的距离,更多注重个体生命的即时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欲望越发强烈。他们的创造给我们的启示是:寻求本土文化形态的开拓与发展,融合当代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促进水墨艺术贴近时代的审美,进一步拓宽中国当代水墨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

资料参考:《郝量:潇湘八景| UCCA》、《中国美术馆“寥——杜小同水墨作品展”》、【黑暗来临之处】秦修平水墨作品观摩展、《魏祥奇| 独行——党震作品展》、《刘利平 | 中国水墨现场 · 天津2018》、【十年河西-当代水墨邀请展】孙浩、《向莉-论沈沁水墨作品中的当代性》、《夏可君| 钟德的绘画:水之蓝,蓝之光》、孙浩水墨作品展“白驹过隙”、毛冬华“观海望京”画展 生宣没骨画双城、丁小真:远山。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当代艺术,展览,水墨,,传统,当代艺术,绘画,青年当代艺术 展览 水墨 传统 当代艺术 绘画 青年

下一篇:“吴门雅韵”:顾振亚沪上首个展启幕_朵云轩-顾振亚-传统-绘画-使其-苏州市||上一篇:2018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_呈现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与城市实践_新媒体建筑-央美-学会-马丁-亚斯-中央美术学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