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首个董其昌大展,“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将于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3月10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
展览以上博馆藏为主,同时向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遴选董其昌及相关作品共计154件(组),分为三个部分:由“董其昌和他的时代”、“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与超越”及“董其昌的艺术影响和作品辨伪”。
因此展览将系统梳理、重新理解董其昌及其时代的书画艺术成就与意义方面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本次内地首展将可以看到
董其昌各阶段重要代表书画,包括传世所见其最早画作(35岁《山居图》扇)至绝笔(82岁《细琐宋法山水图》卷),跨度长达48年间的创作。
董其昌及其师友鉴藏并对其理论和实践产生影响的晋唐宋元大家名迹,如王羲之《行穰帖》卷、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倪瓒《六君子图》轴等等。
对董其昌创作与理论产生影响的同时代书画家作品,涉及詹景凤、莫是龙、项元汴、宋旭等等。
涉及董其昌书画真伪问题的相关作品。受董其昌影响的主要画派、画家之作,例如八大山人、王原祁、龚贤等。
董其昌的书画人生
曾鲸、项圣谟 《董其昌小像》图页(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1555年--1636年),号玄宰、思翁、香光居士,松江府华亭人(即现在的上海)。谥号文敏(南明福王以董其昌书画成就与元代赵孟頫相埒,赐其相同的谥号),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二甲第一名,擅长绘画、书法、绘画理论、书画鉴定、诗文写作。
科考经历
1567 年13岁参加童生试中,成为松江府庠生1571年17岁参加松江府学试中,但因书“拙”居第二。1579年25岁参加南京应天府乡试不第,1585年31岁参加南京应天府乡试不第,1588年34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1589年二月35岁参加北京会试中进士,1589年三月35岁参加殿试中二甲头名即“传胪”。
工作经历
1589年翰林院庶吉士1591年馆师田一儁病卒,护其柩南行福建归葬。1593年翰林院编修,1594年充皇长子朱常洛展书官。1596年奉旨持节赴长沙封吉藩,1597年奉旨主考江西。1598年充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1599年湖广提学副使不赴,回乡养病。1604年湖广学政,1606年因得罪当地的势家而遭生员毁公署,请辞,归乡。
1609年福建提学副使赴任四十五天即辞,归乡。1620年太常寺少卿,1623年礼部右侍郎,1624年礼部左侍郎。1625年南京礼部尚书任事不足一年即致仕,归乡。1631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参与编撰《明熹宗实录》。1632年北京礼部尚书崇祯七年(1634)致仕,得赠“太子太保”衔,赐承传还;崇祯九年(1636)卒,得赠“太子太傅”,谥文敏。
晚明社会经历着动荡变迁,董其昌在出仕与致仕之间几度来回,虽然仕宦经历并不是他最为出彩的故事,但深刻影响了他的书画艺术。董其昌十七岁学书,二十二岁学画,天才俊逸,中年悟入微际,自成一家。其绘画艺术集前人之大成,融会贯通,洞察画坛时弊,及时明智地提出画分“南北宗”的画学审美观,并以创作实践充分印证了其理论,所达文化性高度,足以与元四家及唐宋各大家相媲美,无可争议地载入了中国杰出文人画家的史册,亦是文人画理论史上的又一个高峰。董其昌“笔墨论”的提出,翻开了文人画史的新篇章,造就其于画史上集其大成、自出机轴、承上启下的重大历史性意义。其后,清四高僧、四王吴恽、金陵画派、新安画派,乃至晚清近三百年的画坛,大都在其理论影响之下而成就,形成了一个群体性的文人画创作高潮。
万历十四年(1589)三十五岁:作《山居图扇》,是现所见传世董其昌最早的一件绘画作品。
《山居图扇》上海博物馆藏
万历二十年(1592)三十八岁:《纪游图册》,是董其昌对其1591-1592年之间游历南北所见的沿路名胜所作的写生之作。
《纪游图册》部分 安徽博物院藏
万历二十四年(1596)四十二岁:《燕吴八景图册》,董其昌在北京任翰林院编修时为送友人杨彦履南归而作,画京城和松江两地景色,是他学古而变新的转折期重要作品。
《燕吴八景图册》部分 上海博物馆藏
《昼锦堂图并书记卷》,是董其昌创作中期(51-62岁)的作品,以青绿设色描绘杂树丰茂、远岫晴空、丹碧相映的江山平远之致。董试图突破院体界画的细谨风格,用董源、黄公望法绘此图,开创青绿山水的新画风。画后有董其昌行书欧阳修《昼锦堂记》全文,师法米芾,沉着痛快,堪称珠璧相联的佳作。
昼锦堂图并书记卷 局部吉林省博物院藏
重要提示:此件作品展期为2018年12月7日-16日,仅展出10天。欲观此卷,千万注意别错过展期哦~
万历四十五年(1617)六十三岁:《青卞图轴》,追董源笔意。
《青卞图轴》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崇祯八年(1635)八十一岁:《关山雪霁图卷》,董其昌参考五代画家关仝所绘《关山雪霁图》的临古之作,熔铸宋元各家笔墨而成自家面貌,是董其昌晚年代表作之一。
《关山雪霁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崇祯九年(1636)八十二岁: 《细琐宋法山水图卷》,据董其昌题记自署“丙子九月重九前二日”,此卷应为目前所见传世董其昌最晚手迹,可谓绝笔。
《细琐宋法山水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世人眼中的董其昌
董巨正脉,惟思翁得传。此卷虽仿米南宫,然笔法扔归之北苑,真丹青宝筏,后学师模,玄翁当宝藏之,不可作寻常观也。——王鉴《跋董文敏仿米南宫山水卷》见于《虚斋名画录》不佞尝叹世无兼才,而足下殆奄有之。性命骚雅,书苑画林,古之兼斯道者唯王右丞、苏玉局,而摩诘无临池之誉,坡公染翰、仅能为枯竹巉石,不佞将班足下于王苏之间,世当以为知言也。——明·袁宏道《答董玄宰太史》始以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明史·董其昌传》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具足,而以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自元末以迄国初,画家秀气略尽。成、弘、嘉靖复钟于吾郡,至万历末而复衰。董宗伯起于云间,才名道艺,光岳毓灵,诚开山祖也。——清《佩文斋书画谱》书画自画禅室开堂说法以来,海内翕然从之,沈、唐、文、祝之流遂塞,至今无有过而问津者。——清·方熏《山静居画论》
在董其昌的书画世界里,你可以做一个探索家,上溯魏晋,下至董氏之后的三百年,认识董其昌和他的艺术、他的理论、他的友人师长及追随者。敬请期待!
过往以董其昌为主角的展览
1992年美国纳尔逊博物馆《董其昌世纪展》,以董氏书画为主兼及17世纪有关名家作品来展示董其昌支配下的17世纪中国书画发展状况;
2005年澳门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等共同主办《南宗北斗——董其昌诞生四百五十周年书画特展》,展示董其昌作品为主,其师友、代笔者、流派作家等作品为辅;
2016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特展》精选董其昌代表性的书画作品及其重要鉴藏品展出;
2017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与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两馆联合展出《董其昌与他的时代:明末清初的连绵趣味 》展示以董其昌为中心的明末清初书画。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画,上海博物馆,董其昌,,上海,博物,翰林院,松江书画 上海博物馆 董其昌 上海 博物 翰林院 松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