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周文翰:我看画廊博览会_-北京-艺术家-韩国-都是-外国-艺术品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去年曾为艺术家分析第二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今年和去年相比,日本人去了,欧洲人来了,格局一样:把北京的画廊分为本土画廊、台资画廊、韩国画廊和欧美资本画廊,是

      去年曾为艺术家分析第二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今年和去年相比,日本人去了,欧洲人来了,格局一样:把北京的画廊分为本土画廊、台资画廊、韩国画廊和欧美资本画廊,是从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并不意味者同样背景的主事者的经营方式必然雷同。同时各种资本的繁杂,也可说是北京画廊业的独特之处。

      北京画廊业和拍卖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北京的拍卖业是典型的本土市场、最多是华人市场,买家、卖家和拍卖行几乎都是华人,又以祖国大陆为主。而当代艺术的发展、市场的推进和外国藏家关系紧密。在2003年以前,北京的当代艺术画廊90%的客户都是外国人,可见一斑。即使现在内地藏家崛起,在红门、四合苑等画廊中依旧是外国藏家占多数。

      从欧美资本进入北京画廊业的里程看,北京最早的画廊红门画廊主事人虽是外国人,可是他在中国白手起家,只能说意识上领先一步,算不上是“资本”;1997年以来,海外资本开始有意识的进入画廊业,红门四合苑是精明的商人的提前下注,而2003年以后德国人投资的空白空间、意大利投资常青画廊、西班牙人投资F2,已然是画廊业成熟资本的进入,目前已经有超过十家有影响的画廊,而且专注的方向都是当代艺术,这是亚洲其他城市不常见的情形。

      从微观的画廊业态来看这种关系的特点。如意大利人投资的常青画廊开业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欧洲艺术家的展览具有高水准,但是经营成绩并不好,原因当然是没有把准中国市场的脉搏——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由华人和欧美两大买家群体,消费对象都是中国当代艺术品,所以不论是欧美画廊、韩国画廊还是本土画廊,都以开发中国本土艺术家为要务。这方面比常青画廊早进入中国的德国空白空间就及时调整方向,力推中国艺术品,经营才有起色。类似的,韩国画廊也积极进军大陆,开始试图把自己代理的韩国艺术家作品推出,效果并不理想,只是偶然有些装饰味道强的作品被零星买走而已,还以在华韩国人为主,最终不得不改换方式,以推介中国作品为主。

      这一特点在三届画廊博览会上表现的尤其明显,欧洲画廊带到博览会参展的作品明显和大陆收藏家群体的兴趣相左,一是在价格上相对高,超过藏家承受能力;二是在当前的阶段中国收藏家在知识、趣味上还没有足够基础,因此接受度很小。而对外国藏家来说,来中国的目的就是发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而不是比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更低层次的外国艺术品。欧洲背景的画廊在北京开设分部,优势是有成熟的外国藏家资源,他们在北京成立画廊,首要应该是延续在外国的资源,向他们推出中国艺术家,之后才徐图开发中国买家资源。

      虽说目前企图大批量卖外国艺术家作品给中国买家还是奢望,但是我们也可设想另一种未来:一方面现在经营中国艺术家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北京已经有国际性都市的气质,欧美买家开北京的频率增家,所以未来有前瞻性的北京画廊或许也可顺带开发周边地区的艺术资源,比如印度、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艺术资源,构成一个不仅可以从在北京买中国艺术品,还能购买亚洲艺术品的亚太市场中心的机制。去年底新进入的韩国阿拉里奥画廊则凭借强大财力,直接签下多个重要艺术家,可以说全力开始运作中国艺术家。但是他们也引入许多韩国、欧洲、美国艺术家,或者就是在进行提前下注。

      2006年

    关键字:北京,艺术家,韩国,都是,外国,艺术品,
    内容标签: 北京 艺术家 韩国 都是 外国 艺术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