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中学生的“田野”课堂——“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公共考古活动纪实_-中国社会科学院-活动-文化-临洮-遗址-辅导员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2018年10月15日,“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正式开幕。此次文化节内容包括马家窑学术论坛、马家窑文化小镇精品展览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2018年10月15日,“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正式开幕。此次文化节内容包括马家窑学术论坛、马家窑文化小镇精品展览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等地现场观摩、中学生考古体验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弘扬了马家窑文化,积极推进对马家窑遗址的理解、保护和利用。

      中学生考古体验活动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学生是考古的新生力量,为弘扬本地文化,加深中学生对考古的理解、填补中学生对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认知上的空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甘肃省临洮县文广新局等单位联合组织策划,来自临洮衙下中学的41位八年级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崔继祖、宁小成老师带队。活动地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正在发掘的寺洼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志委博士首先带领学生们参观了遗址发掘现场,近距离观察考古工地与出土文物,了解考古队工作流程。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乔玉简单介绍了寺洼文化的特征、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及组织此次公共考古活动的初衷和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的付文新及在寺洼遗址实习的学生作为特邀辅导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学生分为五组,在五位辅导员的带领下从考古钻探、刮面、陶片分类、器物绘图、拼图五个方面体验考古工作的各个环节,了解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考古学者的艰辛,同时感受临洮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考古钻探

      “考古钻探是田野考古发掘中重要的环节,通过钻探可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遗址发掘,通过钻探了解地下的文化层以及人类活动的遗迹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在的寺洼遗址今年就从这一步开始。”辅导员西北师范大学郭永良这样对同学们说。他通过对探铲各部分的组成名称、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分辨土质土色与人类活动遗迹来对同学们进行讲解。在这过程中,学生们十分热情,充满了对该环节的好奇。“很硬的土为什么能用探铲打上来?”“因为探铲的特殊构造可以无视土的硬度钻到地层深处,揭示底下的地层。”“探铲够不到深处怎么办?”“探铲里的土无法取出怎么办?”辅导员对此一一作了示范。大多数的同学们认为钻探这个环节既好玩又费力,但是对于地层的关系以及土质、土色的分辨并不能简单理解。但是他们通过这次考古活动第一次发现考古还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而且离他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希望他们在感受到考古工作艰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像我一样对这个工作的热爱。”辅导员最后说到。

      刮面

      “考古从刮面开始,作为考古人做好考古工作的重要技能,刮面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刮面来判断遗迹现象的种类,其质量直观地影响了我们的观察。”辅导员西北师范大学田汉一边介绍手铲的特征、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要领,一边在实际操作中这样说。他不断纠正同学们刮面中存在的姿势、方法等问题,并进一步说明手铲在刮面、刮壁、清理遗迹边缘这三方面的作用。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专注,求知欲十分旺盛。“为什么要刮面?刮面有什么用途?”“刮面为我们提供土质土色的证据,通过它来判断遗迹现象存在与否以及地层之间的变化,我想这是一种对于考古学的预判。”“墓葬中怎样区分直肢葬、屈肢葬?又怎么看出火烧痕迹呢?”“判断这些问题主要看当时在墓葬中清理出来的人骨的摆放姿势。”“火烧痕迹可以通过遗迹表面是否有红烧土以及碳粒等痕迹来判断。”“手铲是找灰坑的边,那么灰坑又有什么用途?”“灰坑是考古学中非常常见又重要的遗迹,它相当于古人的垃圾坑,却能为我们提供很多的信息。”同学们通过辅导员的讲述逐渐加深了对考古活动的理解。

      陶片分类

      陶片的分类是考古整理中最普遍、最日常的工作。辅导员西北师范大学田雅宁通过讲解所选陶片的基本知识(陶片的种类、纹饰、质地、包含物等),以及每种陶片所代表的文化种类和文化特点告诉同学们对于出土物的收集整理是今后学术研究的必要准备,而在发掘的过程中出土物可分为四类收取:即石块、骨头、陶片和其他,其中陶片是数量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同时他向同学们解释出土陶片是判断和分辨文化种类及相关问题最为普遍的依据,进一步通过了解陶片的基本特点来加深同学们对陶片以及相应文化和遗迹的认识。在和同学们的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虽然他们生活在当地并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陶片等遗物,但是对于如何区别各种陶片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却并不了解,“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他们能够基本明确马家窑、寺洼等文化的典型陶片如何判断;同时也希望生活在遗址周围的他们能够培养对陶片等遗物的保护意识以及保护当地文化遗产的观念。”

      器物绘图

      “考古绘图需要耐心。”辅导员单军生用他的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了考古绘图的基本要领。他讲述了马家窑彩陶的样式特点以及绘画与绘图的区别,尤其是要注重比例的协调以及纹饰线条的流畅性。同学们对彩陶的纹饰以及器物的样式感到很新奇,十分享受考古器物绘图的过程。他向同学们解释了用于绘制纹饰的颜料是一种矿物颜料,同学们表示十分有收获,并且进一步激发了对考古的热情。

      拼图

      “拼陶片是最后室内整理的步骤,我们在日常发掘中完整的陶器器型较少,一般需要进行陶器拼对修复,而这些修复出来的器物可以填补一些学术上的空白。”辅导员兰州大学刘慧琦挑选出五件带有马家窑典型纹饰器型的拼图让同学们进行复原。她在同学们拼对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一般都见过这些器物纹饰,但是对于器型、纹饰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却不甚了解。“希望他们能够多了解一下这些器物背后的故事,也向家人介绍一下,他们生于此、长于此,而这些马家窑和寺洼时期的陶器碎片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历史的见证者,平时了解一下也是很有意义的。”

      西北工作队的付文新说:“临洮县境内的遗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不少遗址在考古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马家窑遗址、寺洼遗址等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片古人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土地上进行考古体验活动,不但使学生们更好的体会到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还能促使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中。通过此次考古体验活动,对我们的考古工作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宣传作用,加深了人们对考古的认识,有利于此区域后续考古工作的进行”。

      五个小组的考古体验活动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乔玉总结说同学们的表现都十分出色,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更好地了解临洮的历史,临洮不仅有五千多年的彩陶文化,还有三千多年的青铜文化,这些都是临洮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家乡未来的建设者,要以家乡的灿烂文化为荣,不仅要了解悠久的历史,还要有保护传承的意识。同时还希望同学们回家后和父母讲讲自己所了解的家乡文化,让周围更多的人了解本土历史文化,共同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明。还希望同学们用文字记录下首次近距离接触和参与考古的感受。活动最后由乔玉老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的队员为参与本次体验活动中表现优异的10位同学颁发纪念品,为本次丰富精彩的体验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摄影:付文新)

    关键字:中国社会科学院,活动,文化,临洮,遗址,辅导员,
    内容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活动 文化 临洮 遗址 辅导员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