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卖国求荣的老皇太后的形象。她政治手段狠辣,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多次卖国求荣,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丑化,很多人将她形容成一个丑陋变态的老太太形象。但是,其实,作为女性来说,慈禧却可以算的上非常优秀,年轻时也是聪慧美丽又有政治才能。
年轻时的慈禧,因为写的一手好字,于是咸丰皇帝经常让她代为批阅奏章,一来二去的,这慈禧也是有了经验了。后来咸丰帝更是允许她发表自己的意见,慈禧的才能逐渐显露,咸丰帝开始对她赞不绝口。
这样一来,为慈禧以后的垂帘听政打下了基础。到了咸丰帝去世,而同治帝即位,因为年龄幼小,所以慈禧理所当然的开始辅政,搞起了垂帘听政,而后来她的野心膨胀,一发不可收拾,处理了很多政治上的反对派,执掌了大权。
而后来的记载中,关于慈禧的口述也是能表现出她的手段,慈禧曾说:“入宫后,宫人以我为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这句话意思是,慈禧她入宫以后,宫里的嫔妃们都妒忌她的美,但都被她制住了。慈禧能够混到皇太后的位置,说明她说的也是大实话,要不是有两把刷子,在那勾心斗角,步步维艰的后宫,恐怕小命也是不保了。
慈禧的这些手段,在她处理和珍妃的关系也看的出来。珍妃是光绪帝的爱妃,一开始入宫的时候,慈禧很喜欢她,感觉她聪明美丽,甚至有她年轻时的影子,可是后来,她们的关系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慈禧开始憎恶珍妃。慈禧的确有眼光,这个珍妃的确有一点挺像她,那就是也是极富野心的,珍妃开始频繁的参与政治,这让慈禧非常头疼,源于她们对政治的不同领悟,也源于珍妃对政治的威胁。这个珍妃,也真是年少无畏,本来慈禧很反对变法,可是珍妃却积极的支持光绪帝变化,因此,她们的矛盾便开始了,并且逐渐的在加深。
而珍妃的个性,也是非常开放,性格也很叛逆,因为受过先进的教育,所以喜欢西方的一些新兴事物。而慈禧呢,则比较顽固守旧,本来她们一个年老,一个年轻,有着难以逾越的代沟,而观念的不同让她们分歧更大,谁都对谁不加青眼。而这个珍妃,喜欢西方流行的拍照,喜欢穿各种西洋的服装,甚至喜欢男扮女装,这一些在封建守旧的慈禧眼中都是异类。因此,珍妃的行动越来越让她厌恶,偏偏这个珍妃又性格叛逆,不听慈禧的警告,反而更加无所顾忌起来。
而让慈禧彻底的厌恶珍妃,是后来珍妃的持续干政,干政也就算了,在她感觉手头没钱的时候,还开始了私底下卖官卖爵的行为。这一点被慈禧发现后,勃然大怒,因为她年轻时干政,也从来不敢做这等忤逆的事情,而这珍妃也太大胆了,于是责令仗责珍妃,并把她降为了贵人。
后来一段时间内还比较平静,慈禧也给珍妃恢复了地位。可是这珍妃却还是没有悔改,依然做着让慈禧厌烦的事情,那就是支持光绪实行变法。基于此,珍妃开始变成了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可见这珍妃找死,也是没谁了。
后来变法失败,光绪被慈禧幽禁了起来,而珍妃也被打进了冷宫。到了庚子年七月,由于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要西行避难,带上珍妃感觉不太方便,但是留下她又怕被敌人糟蹋损了皇族的颜面。因此,这一天也成了珍妃的受难日,据说,慈禧处死了珍妃。
这一点在历史上有着多种说法,有人说珍妃是自杀的,有人说珍妃是慈禧派人推入井中的,事实也许只有当事人能说的清楚了。但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当时慈禧想带着珍妃一起走,可是珍妃却非常执拗,想要留下来陪着光绪帝,于是慈禧心想,我一次次的给你机会,但你根本都不珍惜,这次休怪老身心狠手辣了,于是命令随从,把珍妃扔进了井里。
这个珍妃,看性格和手段,比慈禧可差的多了,怪不得她走不到最后。慈禧是什么人?是皇太后,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可是极有手腕的,而珍妃却好像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样,敢于捋虎须,最终落了个被吃掉的下场,可悲、可叹。
而对于慈禧来说,由一开始的喜爱,到后来的厌恶,再到后来的处死,对珍妃的态度惊人的转变,也是出于她的无奈,有她不得已的苦衷。一次次的给珍妃机会,可是她也太没眼力价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只能将她杀掉了,这也是慈禧一贯的作风而已,妇人之仁,不能成事,你们说是吧?
关键字:慈禧,珍妃,光绪,自己的,皇太后内容标签: 慈禧 珍妃 光绪 自己的 皇太后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