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贾雨村身体力行,做了很好的诠释。他初次出场,敝巾旧服,卖字为生,寄居寺庙,很是落魄。空有满腹才华、满怀抱负、满腔热血,然而身无盘缠,寸步难行,无从施展。
而命运眷顾,让他遇到了贵人甄士隐。甄士隐给了他盘缠,因而他才能进京赶考,金榜题名,出仕为官。“饮水思源”,甄士隐对于他而言,恩重如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他去后,甄家遭逢突变,唯一的女儿英莲不知所踪,房屋家产皆被烧成瓦砾。甄家由富至贫,甄士隐看破红尘,与跛足道人缥缈而去。
后来英莲再现,贾雨村明知他是恩人之女,但却没有知恩图报,任由薛蟠将其“虏”去,一生悲凉。
是的,不得不承认,在英莲这件事情上,贾雨村是有些为难。他若秉公执法,便会得罪薛家,得罪了薛家就会得罪贾府。而他之所以能够再次做官,也是全靠贾府从中周旋提携。贾府之于他,相当于再生父母。
两方对他皆有恩德,表面上看他也只能取一方,而辜负另一方。但奸滑如他,又怎会想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处理办法?不是想不到,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去想。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将甄士隐对他的恩德放在心上。
甄士隐是第一个被他辜负的人。
他辜负的第二个人就是葫芦庙的那个葫芦僧。在判决薛蟠之案时,若不是葫芦僧及时阻止,给他详解“护官符”,他不仅不能妥善处理此案,恐怕之后还会得罪一些不该得罪的人,从而丢官,甚至丧命。说葫芦僧是他的“官场导师”也不为过。
葫芦僧如此帮他,虽然也许存在私心。但他因为怕其对别人说出昔日贫贱时的事来,最终寻了个不是,将其充发了事,何尝不是恩将仇报?
由此也可以看出,贾雨村是一个不愿面对自己过去的人。不愿面对过去,等同背叛自己。一个连自己都能背叛的人,又怎会忠诚于他人,感恩于他人?
没有例外,最后他也背叛了贾府。在贾府濒临绝境之时,他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落井下石,实在为人所不齿。
他是个读书人,肯定知道“礼义廉耻”“知恩图报”这八个字怎么写,但在利益面前,他已经全然忘记了。或许如果听到有人指责他,他还会义正言辞的反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诚然,以他的能力,在贾府危亡之时,他也无能为力。但是无能为力,不代表就可以没有原则的见风使舵,落井下石!
一个人如果一点原则都没有,那与禽兽何异?实在枉为读书人,读书人应共唾之!
二“仗义每多屠狗辈”这句,从两个人身上可以得到证明。一个是醉金刚倪二;一个是刘姥姥。
醉金刚倪二,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地痞流氓。这样的一个人从社会地位上来说,比贾雨村不知道低了多少倍。但他慷慨解囊,极重义气,比之贾雨村忘恩负义的行为,又不知高出了多少倍。
贾芸对于倪二,一不是亲戚;二没有恩德。他们仅仅只是街坊邻居,但在知道贾芸有困难之后,他马上伸出了援助之手。
而且在他听了贾芸给他讲了找舅舅的事后,他很是愤怒,尽管愤怒,但他也没有破口大骂,只是说:“要不是二爷的亲戚,我便骂不出好话来”,在酒醉且愤怒的情况下,他仍然能管住自己嘴,知道尽管别人的亲戚再不好,也不能当着别人的面骂。这说明他是一个极有原则的人。
再看刘姥姥,她是个寡妇,没读过书,没有学问。她到贾府打秋风,那是为生活所迫。贾府给予她一点施舍,可以说是举手之劳,无关痛痒。而且在贾府的时候,她被王熙凤等人所戏弄,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拿她当猴耍。
但是她不念人之恶,只念人之恩。贾府被抄,其他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她一把老骨头,却不辞辛苦,风尘仆仆赶去贾府问候探望。虽然不能帮上什么忙,但她的心意却能让人心里感觉温暖。自古以来,锦上添花者多如六毛,雪中送炭者却少之又少。
在程高本里,巧姐差点被贾环等人卖掉,要不是她的急智,巧姐岂能逃脱魔抓?虽说那是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但即使有能力,又有多少人愿意出力?大多都是袖手旁观,各人自扫门前雪罢了。她能这样做,难道不是知恩图报吗?
在87版的电视剧里,巧姐被卖到了窑子里,她卖房卖地将之赎出。换做贾雨村,他会这样做吗?肯定不会!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区别在于什么?在于有没有知恩图报和善良之心。
贾雨村有心,是自私自利之冷心。倪二、刘姥姥有心,是善良友好之热心。冷心可恶,热心可爱,所以人们恶贾雨村而爱倪、刘。
关键字:刘姥姥,的人,知恩图报,得罪,葫芦内容标签: 刘姥姥 的人 知恩图报 得罪 葫芦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