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觉得这句话很适合尤三姐。她爱上柳湘莲,爱得有些莫名其妙。
尤二姐说:“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作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去与老娘拜寿,他家请了一起客串,里头有个作小生的,叫作柳湘莲,他看上了,如今要是他才嫁。”
只因看柳湘莲演了一场戏就爱上了他,原来世上真有一见钟情这回事。由此也可以看出,尤三姐是个性情中人。
也许她也不知道自己看上了柳湘莲什么,但感情这东西,就是那样的莫名其妙。爱一个人,可以发生在很久之后,也可以发生在第一次映入眼帘的瞬间。
而柳湘莲既然能唱小生,而且曾被薛蟠误认为是优伶,证明他确实长着一副好皮囊。
但如果尤三姐只是爱上了他的好皮囊,世上好皮囊的男子又何止他一人,断然不能爱之长达五年之久。
思君令人老,相思情更苦,何况还是单相思。她既没有和柳湘莲山盟海誓,也不知何时方能再见,更不知他是否会接受自己的爱。前路一片迷茫,然而她能在迷茫中坚持本心而不动摇,若非真情真性,何以为继?这份痴心、这种毅力,令人可敬可佩。
尤三姐之痴心,全然是因为将柳湘莲当着了知己。然而柳湘莲只不过是一个风流浪子,她何以要将认其为知己?只因身边的男人中,“纨绔中无雅人,文墨中无确人,道学中无达人,仕宦中无骨人”,而柳湘莲虽是一浪子,却是雅人、有骨之人。
所以见过了他之后,她便觉得别的男人都比不上他,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尤三姐深以为柳湘莲是知己,所以心中打定主意,非他不嫁。
当贾琏带来柳湘莲的宝剑作为定情信物,尤三姐定然是欣喜若狂。将宝剑悬之于床上,每日睹物思人,盼望柳郎早日来迎娶自己过门,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终于,她日思夜想的柳郎来了。却不想他是前来退婚的。
而柳湘莲退婚的关键原因在于,他不知道尤三姐为什么会看上他。既然尤三姐是绝色美人,那自然是不愁嫁的,为什么巴巴的要嫁给他?又再听说尤三姐是东府里尤氏的妹妹,便怀疑她是不贞洁的,“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王八”。
尤三姐没想到自己一片痴心,换来的却是怀疑与侮辱。
别人怎么怀疑、侮辱她都没关系,但他不行。因为他,一直以来被她视为知己。视为知己却不知己,那对她来说是一种无以加复的打击与讽刺。他这样的一个既不知己,又将到哪里去寻一知己?心空空然,茫茫然,凄凄然,戚戚然。所以万念俱灰。
“士为知己者死”,但知己不知己,又当如何?亦为不知己者死!为知己者死,为不知己者死,同样悲壮!
当剑锋划过其颈,魂赴太虚,柳湘莲始成为其知己,而后为其遁入空门。可怜乎?可悲乎?可叹乎?其实亦不失为死得其所也!
关键字:湘莲,知己,尤三姐,上了,皮囊内容标签: 湘莲 知己 尤三姐 上了 皮囊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