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说实话我的确想震撼到一部分人”_小说--东欧-垃圾-南斯拉夫-让你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提起匈牙利作家马利亚什·贝拉,国内读者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在匈牙利,他是无人不知晓的跨界艺术家,以“马利亚什医生”为笔名

      提起匈牙利作家马利亚什·贝拉,国内读者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在匈牙利,他是无人不知晓的跨界艺术家,以“马利亚什医生”为笔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活跃于匈牙利文坛、画坛、音乐界。2004年,贝拉出版第一部小说《垃圾日》,以匈牙利布达佩斯一栋摇摇欲坠的老旧公寓楼为背景,描写其中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

      何谓“垃圾日”?

      1966年,贝拉出生在南斯拉夫的诺维萨德市(现属塞尔维亚)。他1987至1991年在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学习音乐,组建了曾风靡巴尔干半岛的先锋乐队“学者们”,担任歌手和小号手。1991年,为了躲避南斯拉夫内战而逃到匈牙利,之后定居在布达佩斯并加入匈牙利国籍。

      在匈牙利,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垃圾日。市政府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日子,让当地居民将自家没用的东西———自己不用但或许对别人有用、体积太大无法扔进垃圾箱的大件家什———统统找出来扔掉。在这一天,街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神秘的旧物,人们从陌生人的弃物中竞相翻腾。“这本书是我的‘垃圾日’,我从心灵深处把他们翻出来,把他们的欲望、恐惧、美丽与疯癫扔到天光之下。”贝拉说。

      “重口味”诠释底层生活

      《垃圾日》里充斥着暴力、精神病患、自杀者、食人肉、恋兽癖、乱伦、奸尸……堪称一部重口味的“黄暴恐怖百科”。

      小说中,警察伊什特万对自己和社会绝望,于是把怒气发泄到老婆身上,实施家暴;精神病患者卡塔姑娘,受到这幢楼里男人的集体侮辱,最后自尽;残疾的芭比大婶,在战争中失去了双腿,却坚信战争很快就会再来,日以继夜在轮椅上编织着纱布和绷带……

      贝拉笔法极端,情节令人惊愕,人们离奇、悲惨甚至恐怖的命运,诠释了这些社会底层的生活,以文学形式记录东欧剧变后,社会动荡无序、道德滑坡对弱者的伤害。

      当贝拉告诉记者,书中人物大多都是他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我们才知道最大的恐惧并非来自故事情节,而是现实生活本身,以及它的寓言性。

      近日,在《垃圾日》中文版由花城出版社推出之际,贝拉第一次踏足中国展开他的“东方之旅”,并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独家专访。

      贝拉:我不确定这是不是道德的,这样的人真实存在于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在我遇见他们之前,我也不相信世界上有这样的人,但当我接触到这些个体之后,我很想把他们写下来。很多人说这本书里有太多恐怖、色情的元素,读起来像报纸上那些血腥、暴力和惊悚的社会新闻,但悲剧性的、戏剧性的、情欲的东西只是一个角度,另一个角度,他们不只是新闻,你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这些人的影子,这也是为什么你会理解他们。

      南都:有些情节,比如艾米大婶穷到去医院捡人肉回家炖汤,在写的时候会让你感到不适吗?

      贝拉:这是一个秘密,但我可以说,我确实感到了不公,所以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告诉人们。我本意并不想吓唬谁,但说实话我的确是想震撼到一部分人,给他们一点冲击。

      南都:《垃圾日》令人惊骇的同时,又和传统意义上的恐怖小说不一样,我指的是从爱伦·坡到斯蒂芬·金的那几代作家。谈谈你的风格与传统意义上的恐怖小说有何区别?

      贝拉:严格来说我的小说不属于恐怖小说,虽然读者一样会被吓到。匈牙利文学评论家凯莱斯图利·蒂伯尔称《垃圾日》是第一部社会恐怖小说。如果这个术语是对的,那么意味着匈牙利其他文学更加“柔软”,人们喜欢谈论历史的、人性的美好事物,重视文本上的修辞和优美的语句,而我的观点是相反的,我要讨论的是真实的生活,展现那些诡谲的、有趣的、悲剧性的故事。我相信这种恐惧源于生活本身的恐惧,比如对贫穷的生活、无可救药、居无定所、孤独终老的恐惧。

      来中国之际,我借机重读了一遍12年前的这本书,那些回忆又回来了。但这次我读的时候却笑了,能对故事中的人物会心一笑是很棒的事情,他们很真实,却又很荒诞,稀奇古怪的故事中充满生活的笑料,为我们平庸的日常增添了色彩。

      南都:译者余泽民评价你的小说有很浓的“巴尔干元素”和“东欧味道”,但我们知道,后者这个概念受到不少东欧作家的抵制,你自己是怎么看的?

      贝拉:我生长在南斯拉夫,一个饱受战乱侵袭的国度。过去我常用强烈的、充满力量感的语言和表达,这也是很多相近国家的、或是俄语文学的传统。当我搬到匈牙利后,经历了一轮文化冲击,匈牙利的文学传统更具野性,但并不直接来自于巴尔干,对我来说是一种间接影响。

      东欧文学有很深远的传统,它的荒诞性来自人们过去使用的思考方式。整个20世纪甚至到21世纪,东欧文学都受到高度政治化的历史的影响,因此他们急切地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这也造就了东欧文学的丰富性。我很乐意也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专访

      南都:《垃圾日》是你的处女作,此前你是一个音乐人和画家,是什么契机让你开始写小说的?

      贝拉:在此之前,我出了一些书和专辑,主要是在音乐和绘画领域。我母亲是一位古典音乐的电台编辑,所以早期我接触比较多的古典音乐。我的写作开始于互联网刚刚进入匈牙利,当时一个网站让我长期供稿,说我什么都能写。一开始我只写短诗和碎片式的小故事,后来我开始尝试写第一篇完整的小说,写的是我人生中一段有趣的经历。

      我搬到匈牙利后,在一幢摇摇欲坠的旧公寓楼里租了一个房间,当起了英语教师,于是遇到了挣扎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人群,我借用他们描绘了那个时代下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这栋旧公寓本身就是整个故事最基本的一个符号,它装载了不同阶层、肤色,以及各式各样的灵魂,让你思考、让你期待、让你恐惧……

    关键字:东欧,垃圾,南斯拉夫,让你,艺术家 小说
    内容标签: 东欧 垃圾 南斯拉夫 让你 艺术家 小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