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郎绍君:通灵入神的手笔——杰出的花鸟画家张其翼_花鸟画--圆形-天津-艺术-写生-勾线-花鸟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张其翼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花鸟画家,但不幸遭遇“文革”浩劫,英年早逝。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也被抄、被抢、被盗,四十年来几乎不见踪迹。进入新世

      张其翼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花鸟画家,但不幸遭遇“文革”浩劫,英年早逝。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也被抄、被抢、被盗,四十年来几乎不见踪迹。进入新世纪以来,艺术市场蓬勃发展,不少私人藏品逐渐浮出水面,有心的收藏家全力搜求,使我们重新欣赏到他的作品,并有机会对他进行重新评价。

      张其翼(1915-1968)字君振,号鸿飞楼主,原籍福建,久居北京。其祖父张德彝(1847-1918年)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官,曾担任过使英、意、比大臣及专任使英大臣,目睹并记述过巴黎公社壮举,游历过欧、美、北非的许多国家,做过光绪皇帝的英语教师,官至三品卿。著有《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1] 张其翼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幼即喜画,并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家长曾请著名画家金城到家里指授他画法。及长,入輔仁大学美术专修科学习,随汪慎生学画花鸟。后专心自学,精心临摹和研究历代名画,于明代林良、吕纪最下功夫,还兼学宋代马远、夏珪的山石画法。张其翼在学习传统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师法造化,一方面在家中养花哺鸟,一方面到野外观察写生。他回忆说:“我很爱禽鸟,在十来岁时,家里饲养着各种的鸟,因此我对于鸟的声音,感觉比较敏锐,不论什么小鸟,只要飞到我家院子来,在没有看见它时,就能想象出它的样子来,同时,它的生活情况,也在我的头脑中显示出来了。”[2] 在《我怎样画翎毛》一书中,他谈到自己的观察写生经验:“最好能在晨晓的时候,常去野外观察鸟的生活,或在野外短期居住,以便收获丰富的素材和学识。在出行时,要带笔记本,要有望远镜,必要时,还可以用照相机去拍照,借作参考。”“如要观察鸟的生活习惯,应在群鸟嘲鸣的时候,或在它饮啄栖息的地方,或当它正在喂养鸟雏的时候等等 。要想观察鸟类的生活,必须尽量掩蔽自己的身体,行动要轻,要稳,以免惊动它们……。”文中还讲到如何在观察中比较,如何观察捕捉“它们正在举翼剔翎振翅伸颈等等动作”,如何辨认它们的色彩、斑纹和质感。他对禽鸟动物和花卉的高度熟悉,主要是从这样的观察写生中得来的。[3]

      在40年代的北京,张其翼先生与田世光先生齐名。田世光小他一岁,毕业于京华美术学院,也曾受教于汪慎生。二人是好朋友,也是艺术上的竞争对手。张其翼先生的夫人回忆说:“俩人在画上互相比赛,当他看到田先生画了一幅好画,他就要想法超过他,画一张更好的!”[4] 由于家庭环境和志趣的原因,张其翼只专意于绘事,极少参加社会活动,缺乏与各种社会人士交往的能力,始终保持着一种儿童般的单纯和憨直个性。50年前期,由于艺术市场衰落,他的生活十分窘迫。1956年,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招聘教员,孙其峰来到家中相请,张其翼欣然应诺,携家赴天津任教,他的生活也有了着落。在天津的12年,张其翼的艺术进入盛期,在教课、辅导青年教师之外,创作了很多杰作,编著出版了颇有影响的《我怎样画翎毛》一书。

      张其翼先生到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的那一年暑假,我考入该院美术系五年专科,恰巧张先生教我们画花鸟。第一堂课讲画鸟,他给我们演示画大小卵圆形的技巧——大卵圆形为鸟身,小卵圆形为鸟头,两个卵圆形的组合变化,就呈现出鸟儿的各种姿态,那感觉真是奇妙极了!还记得张先生留平头,头发似乎是直立的,大眼睛,长下颏,说老北京话,十分风趣。他看我们年龄小,就说:“我像你们这么大点的时候,穿衣裳还让人伺候呢!”教我们画卵圆形,就说:“会画小乌龟吗?别画那么圆就行!”。在我的印象中,他对自己的艺术十分自信,说过一句我印象特别深的话:“有基督教的国家,就有我的画儿!”(张其翼师不会说谎,但至今我也没明白,他的花鸟画怎么会流传到许多基督教国家?)一位高年级同学对我们说:“张老师的勾线,国内第一!”对这样的评价,我们当时似懂非懂,但听了非常高兴。今天看来,张其翼先生的艺术成就,何止是勾线的功夫啊!

    上一页 123 下一页关键字:圆形,天津,艺术,写生,勾线,花鸟,张其翼 花鸟画
    内容标签: 圆形 天津 艺术 写生 勾线 花鸟 张其翼 花鸟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