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刘晋晋:潘诺夫斯基的盲点——提香的《维纳斯与丘比特、狗和鹌鹑》新解_-提香-玫瑰-细节-静物画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图1、提香维纳斯与丘比特、狗和鹌鹑布面油彩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他(潘诺夫斯基)对提香的了解当然比我要多,但就这幅作品而言,他有点忽略了作品本身

    图1、提香  维纳斯与丘比特、狗和鹌鹑  布面油彩  佛罗伦萨 乌菲齐博物馆

      他(潘诺夫斯基)对提香的了解当然比我要多,但就这幅作品而言,他有点忽略了作品本身。

      ——引自达尼埃尔·阿拉斯《我们什么也没看见》

      2010年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名为《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十五世纪—二十世纪》的画展。该展览在中国多地巡回,2011年3月至6月延展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于是笔者有幸亲眼目睹了众多意大利绘画真迹。这些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是提香所谓的《维纳斯与丘比特、狗和鹌鹑》(图1)。之所以称为“所谓”是因为这个题名只是在罗列画中一些主要形象,其更像名单而非画作的主题。提香本人不会这样称呼自己的作品。可见在近五百年的历史中该画真正的主题已经被遗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老大师的绘画一直是西方艺术史研究核心中的核心。但是重视并不意味着老大师的杰作中没有疑问和盲点。本文将从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入手讨论提香的这件作品。那么对于此画(以下简称《乌菲齐维纳斯》)首先要问的是其主题到底是什么?

      一、丘比特的断箭

      这幅画中首先使人困惑的是丘比特的脸:这不是那种在众多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嘻笑、调皮的小爱神的欢乐面孔。丘比特依偎在维纳斯身边,嘴角甚至略微向下。如果与普拉多美术馆藏提香的《维纳斯和丘比特与管风琴乐师》[图2,以下简称《普拉多维纳斯(No.421)》];该画2007年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的小爱神对比,《乌菲齐维纳斯》中的小爱神甚至可以说有点丑陋。一开始笔者把这归结为提香工作室成员参与导致的败笔。但奇怪的是两画中的维纳斯非常接近,丘比特的位置与姿势却不同。《普拉多维纳斯(No. 421)》中丘比特与维纳斯靠得更近。对变体画而言如果情节相同就没有必要改变主要人物(对两画先后关系的探讨见下章)。进一步对全画的观察揭示了更多有悖常理之处。

    图2、提香  维纳斯和丘比特与管风琴乐师(No.421)  布面油彩  马德里 普拉多美术馆

      画面下半部左右两侧看似各有一处冗余细节。左侧是放在床上的箭和靠在床边的箭囊;右侧是维纳斯手中的玫瑰与床边小桌上玻璃(或水晶)瓶中的玫瑰。然而这不符合该画的时代风格。提香是文艺复兴盛期的意大利画家,当时的风格并不追求描绘过多的生活细节。只有北方艺术家才会沉迷于铺陈大量琐碎细节。从图像志角度看,箭是丘比特的标志,玫瑰是维纳斯的标志。如果这些对象只是为了标示主要人物的身份,那么箭与玫瑰只需出现一次即可。例如《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维纳斯也手持玫瑰,身边却不见用于插花的瓶子。

    图3、提香  维纳斯与丘比特、狗和鹌鹑(局部)  布面油彩

      经过更仔细地观察,一个惊人的细节显露出来。床上在维纳斯脚边放着几支箭?不是交叉在一起的两支,而是一支—一支折成两段的箭(见图3)。这支断箭其中一部分只有箭头,另一部分只有箭羽。断箭的存在彻底改变了此画的图像志含义。床上的箭不再仅是丘比特的标志,而成了折断箭这一行动的结果或迹象。从古典古代起,折断弓和箭就相关于丘比特的悲愤(他自己折断)或惩罚丘比特(其他神折断)的主题。所以《乌菲齐维纳斯》并非无主题的裸体画,而是一张神话画或寓意画。这支断箭画得很清楚,只要稍加注意就能看到,并非阿拉斯所说的那种私密的细节。然而时至今日艺术史家们都对此视而不见。以渊博的古典学识和图像学研究著称的潘诺夫斯基在晚年以一个系列讲座为基础出版了《关于提香的问题:主要在图像志方面》(Problems in Titian: Mostly Iconolographic)。这本书专门提到了《乌菲齐维纳斯》,却仅探讨了这幅画与米开朗基罗素描的风格关系,与提香其他变体画的先后关系,并把该画识别为提香给查理五世的信中提到的《维纳斯》。对于此画的主题尤其是断箭,他未置一辞。〔1〕潘诺夫斯基已经是艺术史家中的老大师了,新艺术史家又怎样看呢?罗纳·戈芬(Rona Goffen)在专著《提香的女性》(Titian's women)中写到:“提香的维纳斯不是观者的猎物而是他的征服者。她已经在弃在床脚的丘比特的众多箭的协助下征服了观者。”〔2〕这位新艺术史家就这样把重要的图像志细节“弃在床脚”不再过问。

      要确定该画的主题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右侧的“冗余”细节。过去,艺术史家们忽视的不仅是断箭,还有那束插在瓶中的玫瑰。对此一位提香专家写道:“迷人的玫瑰的静物放在一个和维纳斯有关的玻璃花瓶中”。〔3〕将这一局部看做一幅静物画恐怕是许多人的直接观感。但是瓶中只有寥寥三、四枝玫瑰。这种插花方式对于文艺复兴人的审美观而言太稀疏了。以文艺复兴的“时代之眼”来看,此局部与其说是幅静物画,不如说是静物画的缺失。和左侧一样,这里也并非真是个冗余细节。提香如此安排是在意指一个行为—从瓶中抽出玫瑰。无疑正是维纳斯抽出玫瑰并握在手中。那么强调这一行为用意何在呢?

    上一页 1234567 下一页关键字:提香,玫瑰,细节,静物画,潘诺夫斯基
    内容标签: 提香 玫瑰 细节 静物画 潘诺夫斯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