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能方能圆”是无数哲人圣贤追求的人生禅境,那么何为方?何为圆?
方是做人之根本,是做人的气节和原则;圆是处事之锦囊,是做人的智慧和修养。与人相处,对己要方,对人要圆。
能方能圆,是一种智慧。
- 01 -
能方能圆,做一个律己的人
自由,是你选择事物的方向;而自律,是让你撇弃杂念,心无旁骛地追逐。
俞飞鸿在刚上大学时,父亲叮嘱过她不要过早恋爱,学好专业课。
所以别人忙着恋爱时,她在努力学英语;别人睡懒觉时,她的晨练却一次也没迟到;别人敷衍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她却拿到了奖学金。
每天夜里,宿舍女孩儿都是慌慌张张地洗漱,唯有俞飞鸿,11点半准时上床,桌上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别人都惊讶:“天呐,你哪儿来的这么强的自律性?”
正是因为自律的习惯,让俞飞鸿生活得很“自己”。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挣脱束缚,就是自由。可真正懂得自由的人,要先懂得束缚。这个束缚,不是外界给你的锁链,而是内在的高度律己。
- 02 -
能方能圆,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苏轼在 63 岁穷困潦倒之时,还写下这样的诗句: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先说自己衰老,又借小孩子之口自嘲,酒后的腮红被误认为脸色红润,用调侃来排解晚景凄凉的失意。
有智慧的人,对于自己的丑处非但不遮遮掩掩,反而很自然地说出来。
一个人未经世故,容易在逆境中沉沦。而饱经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见过生活凌厉,依然内心向暖。
正如苏轼这样,深谙“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更显得曲折坦荡,情趣风生。
虽饱经世故,仍能保持方圆,做到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
- 03 -
能方能圆,做一个真诚直率的人
《菜根谭》中有句话:“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必须要和人、和事打交道,而这个过程中,把握好尺度的同时也要保留真实的自我。
许久未在大众面前露面的徐静蕾,在《圆桌派》节目中,她谈吐机智、爽快真诚,对爱情、婚姻、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40岁 的徐静蕾,不仅演戏、拍电影、写博客、出书,还练得一手好字,当过教师,办过杂志,又做起了手艺人。从心所欲,活得明白。
你很难定义她是谁,外界给了她太多标签。但在她本人看来,这些都和她没有一点关系,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怎么评价你上边。
“你给我贴什么标签,我都无所谓。因为这些标签根本不会出现在我生活中。
有一种智慧: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
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做事的锦囊,能方能圆乃大智慧。
作者:文明德 编著
当当 广告 购买
投稿、合作,请联系QQ 917293188(微信同号)
-------------------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E-mail:917293188@qq.com,电话:0377-62751636。
关键字:的人,有一种,做人,智慧,饱经世故内容标签: 的人 有一种 做人 智慧 饱经世故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