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狐狸以狡猾善于变化著称,各种神怪小说中,它们的出现大多不是以狐狸的本来面目出现,而是幻化成形形色色的人物。或变为银须白发的老人,或变为仙风道骨的道士,或是星冠羽衣的仙官,或是满腹经纶的书生,更多的是绰约多姿的少女。人世间实有的种种人物,包括已经作古的人物,它们可以幻变出来,而且足可达到乱真的程度;人世间没有的人物,它们同样能够幻变出来。这种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是它们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而幻化的。这种情况在《聊斋志异》中可见一斑。
狐狸生来只一尾,传说它们每修炼满一百年便会长出一尾,满了一千年,便会集齐九尾,称为九尾天狐。
历史上对于九尾狐最早的记载是在《山海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在先秦时期,狐被视为瑞兽,有学者称,这其中的祥瑞包含两方面:其一,是为王称帝,国家兴盛之兆;其二,是婚姻爱情之兆。有传说大禹之妻涂山氏之女便是九尾白狐。
盛传妖狐具有绝世容颜,盖世聪慧,最能惑人心神,而其中犹以九尾狐为最,历史上的一些志异小说中对于九尾狐的记载多不胜数,比较有名的一位便是《封神演义》中的妲己,相传妲己原本是一位凡俗之女,后被九尾狐占据了皮囊,将一位商纣王迷得失去了真性,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封神演义》中写妲己最后伏法时行刑的将士被她一双妖狐媚眼迷的不忍下手,最后还是姜太公以宝葫芦杀之,由此可见九尾狐魅惑之术的高超。
对狐狸记载最多的莫过于清代蒲松龄的一部《聊斋志异》,这部小说中多有鬼狐,在那一篇《青凤》中有一只老狐狸自称“涂山氏之苗裔”,整部小说中狐狸的影子随处可见。
狐狸由于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相较于龙、凤、麒麟等神兽令人觉得太过普通,所以在人们心目中九尾狐的地位远远不及龙凤麒麟,再加上它生性狡猾的本性,渐渐的便由上古时期的瑞兽演变成了后来的凶险之兆。
一部《聊斋志异》众多狐狸之中,好的狐仙不在少数,作恶多怪的也有不少,总之事物皆有善恶,不能一概而论罢了。
笔写千年史,墨成万世书,微信搜索公众号:“笔墨史书”读野史、游洪荒、品名著!关键字:聊斋志异,狐狸,人物,麒麟,记载
内容标签: 聊斋志异 狐狸 人物 麒麟 记载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