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雕塑家尹一鹏
在我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上,尹一鹏先生是最重要的一位导师。
先生是优秀的雕塑艺术家,也是为人师表的好老师。对我而言,他更是卓越人格的象征。这其中凝结着人世间所珍重和崇仰的诸多美德及品行:学识广博、儒雅沉静、仁慈宽厚、勤奋自律、严谨认真……还有为理想不懈奋斗的坚韧。从见到先生的那天起,这些人格内涵便扑入我的心怀,并对我产生深远的塑造性影响。
张孝祥 高1米8 高 花岗岩 2011 桂林訾洲公园
今天,捧起即将付梓的先生作品集,看到那些几十年前的老照片,不禁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记忆如胶片回转,将我带回到青春葱茏之时。我于1978 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学习,当时尹一鹏先生是系副主任兼雕塑教研室主任,也是担任1978 级雕塑班课程最多的教员。从基础课到创作课,从西北考察到毕业创作,都是由先生担纲。1978 级的这拨学生不是太好对付,他们多数已在社会混迹多年,个个桀骜不驯。但是,几年下来,这些“老炮们”都被先生调教得“服服帖帖”的。先生在教学上极为严谨认真,学习中但凡同学稍有懈怠,便会受到他的严厉批评。先生也是一位慈爱的尊长,若有同学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他总是施以援手。因为先生为人师表,躬行严谨,加上专业素质过硬,教学有方,以至同学们莫不为之折服,对他既敬重又钦佩。先生以他精湛的技艺学识和高洁的人格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子。
先生施教之益,于我有深切的领会。在1978 级同学中,我是年龄最小的,最初学业也不算突出。但在先生眼里,我肯动脑子也勤奋,是可造之才。先生厚爱有加,对我格外栽培点化,以至几年下来,我在能力上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抚琴伴月 340x160x250cm 铜 2011
1985 年我考上先生的硕士研究生,成为了陶院首届也是国内第一个攻读陶瓷雕塑专业的硕士。记得开学不久,先生便认真地安排了我的专业课程,开始泥塑和写生人体的训练。因为陶院首届雕塑研究生只有我一个学生,所以学习条件十分优越,有专门提供的一个单独使用的模特儿教室,且每次作业都是先生带着我一起做。这使我有机会切近而充分地观摩先生的塑造技法,和先生交流起来也十分方便,真是无比幸运!我的这一学习时段,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和开心,收获巨大。
兴许是先生看重我的可塑性,他时常让我跟随他下厂做陶,参与公共雕塑的制作。研二时,先生带着我去了桂林美术陶瓷厂进行创作,一呆就是两个月,做了一大批三彩釉陶作品,效果非常好。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桂林也是开放较早的国际旅游胜地,我们设计的新作品很快就成了游客的抢手货,因此深受厂方欢迎,所提供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比较舒适和方便。其实,当年深入瓷区搞创作,生活条件并不尽如在桂林美术陶瓷厂那么好,通常是十分艰苦的,先生和我都吃了不少苦头。但那会儿我年轻,脚力好,一心只想着随先生外出可以多积累些知识、多学些技艺,毫不在意生活上的辛苦,况且有先生做表率。临近毕业的暑假,我在南昌与先生一起完成了江西省革命博物馆的浮雕创作。因先生厚爱而能跟着先生走南闯北,参与创作实践活动,这对我来说,每一次的经历都是美妙而宝贵的,它让我得到锻炼和提高。现在回忆起来,当年的经历历历在目,那是我和先生相处最亲近、最深刻的一段时光。与这段时光所关联的幸福感,刻骨铭心,难以磨灭。
范成大 高2米 铜 2009年 桂林訾洲公园
然而,美好的时光没能一直持续。没过多久,先生从景德镇陶瓷学院调往广西师范大学任教。说心里话,我是多么不愿意先生离开陶院啊。得知导师调离的消息,我一下就慌了手脚,顿时觉得失去了指路的明灯,以致心情低落了好长一阵子。先生一定是察觉到了我的心思,在临行之前特地找我谈话。他说:“品昌,我还是决定回老家桂林去教书,往后可能交流的时间就少了……将来你学业上有何疑虑可以写信或电话联系我。你做雕塑的感觉很敏锐,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增加一些阅读量,争取做个有独立主见的艺术家,老师对你有信心。”这番亦师亦友,予我以教诲和鼓励的话语,至今犹在耳畔。我后来的从艺之路,就是遵照先生“争取做个有独立主见的艺术家”的教诲走过来的。
毕业后,即使工作再忙,我和同学们都要不定期地向恩师汇报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几十年来不曾间断的交流,使先生与我们这批学生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在我们心目中,先生是严师,也是慈父。同学们也都没有辜负先生的期望:剑平在上海风生水起,少湘享誉欧洲,见深行走天下,李明稳扎禹州,老蒋笑傲厦门……此外,还有许多继承先生衣钵的高徒,他们有的留在陶院传道授业,有的远赴海外播撒艺术。他的弟子满布天下,有成就者远非一二人。作为教师,先生知道这一切必是十分欣慰的。
动物系列之长颈鹿 花铀
母与子(2)15x10x32 三彩釉 1987
七八十岁的年纪本是艺术家最辉煌的收获季,他本可以从容地来梳理自己的学术、艺术成果,亲自著录成册,以指引后学。然而,现实没能让先生做到这一些。就在2013 年,电话那端传来了师母哽咽的声音。得知先生病危,正在救治,抢救经费告急后,我和同学们心急如焚,立马着手募集经费以挽救先生的宝贵生命。大家心齐,不到24 小时就募集到了来自弟子、同行和同事所捐七十余万元。然而,一切都没来得及,先生就永远离开了我们。尽管之前已知道先生身体欠佳,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接受这个悲痛的现实。真是天妒英才!
时隔两年的今天,师母悉心整理出先生的资料,欲结集出版,并嘱我作文,以慰先生心愿。因此缘由,我得以全面拜读先生的平生佳作,包括他的案头瓷塑和城市公共雕塑。
女人与陶罐之2 无光星点
从“文革”刚结束的1978 年起,先生便使用陶瓷材料进行创作。当年,他将压抑许久的创作热情化作一件件精彩的案头雕塑,推出了一大批吐露时代心声的新颖之作。还记得,那个年代,“极左”倾向还未完全消退,创作上还比较忌讳个人情感的充分表达,而对女性之柔美的表现更是一种禁忌,搞不好会被扣上各种帽子。但是,先生开风气之先,无所顾忌地创作了一批具有强烈装饰性的瓷塑。这些作品透着一种久违的真实情感和人性之美,蕴含其中的审美情感热烈似火,它们一经推出便迅速地引起陶瓷雕塑界的强烈共鸣,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先生的瓷塑作品既切合时代精神,也透着鲜明的个人面貌。他所塑造的形象,如读书的少女、拿竹篓的农妇以及刚毅的勇士等,造型质朴而灵巧,线条简洁且洋溢生命的律动,显示了他对瓷塑造型特点的深刻把握和提炼概括生活现象的高超能力。先生所塑造的刚毅的勇士,或手持盾甲头向左侧,或抓握弯弓头向右侧,这一组合造型在对称中求变化,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在资讯极为匮乏的那个年代,先生还是努力了解到西方现代艺术以及非洲原始艺术,并在陶瓷雕塑形式上加以借鉴,进行转换、融合的探索。不难发现,毕加索、亨利•摩尔、布朗库西等一批雕塑巨擘以及非洲木雕对他的雕塑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在我看来,先生的案头瓷塑有三大特点:一是融合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与禅宗美学思想,通过极简的造型呈现具有空寂意味的审美意境;二是融合非洲木刻艺术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艺术形式,从而形成同时凸显个人审美经验和造型法则的独特风格样式;三是融合传统陶瓷艺术和当代审美精神,将古陶俑、德化瓷塑以至“文革瓷”上的一些优秀形式因素加以发扬光大,从而改变了陶瓷雕塑领域在造型样式上的陈陈相因的俗套和流弊。先生凭借深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博采众长,吐故纳新,在瓷塑上集大成而自成一派。
青花女 11x7x18 青花
除了案头瓷塑,先生还为家乡创作了一批作为城市公共雕塑的历史名人塑像。先生一生致力于雕塑民族化、公共化的实践研究,留下了大量公共雕塑作品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匠心独运并充满艺术魅力的雕塑,凝结着先生对先贤、家乡和土地的真挚感情,它们不仅与空间环境交融为一,也把先生的英名和创造之迹镌刻在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上。尤为可贵的是,为家乡做公共雕塑,先生从不计报酬,建造方只要提供材料费就行。城建部门自然乐见于此,加上先生德高望众、技艺超群,因此公共雕塑订件如潮而至!然而,如此也招来一些同行们的非议,认为先生不收报酬,搞乱了行市。但当大家对先生的高尚情怀有了真正的理解,知道他真是看重公共雕塑的公益性,并满足于创作过程中所享受的创造性快乐,也都敬佩不已。
芭蕾 20x8x22 无光星点 1982
先生用精湛的雕塑艺术观照社会、弘扬美善、惠益世间,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光辉艺术人生。撰文缅怀恩师,我的内心充满敬仰和感念之情。体味起来,这般情感如同先生生前关爱我们的那样,深切而温暖。时光如白驹过隙,眼下我们这一拨先生的弟子们也都年届五十,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而我们自己带的学生也都一拨接一拨地独立艺术门户了。默默地看着学子们由稚嫩到成熟,看着他们沿艺术道路一步步地前进,不断地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我们总是那么由衷地喜悦。这就是老师所特有的一种情感。先生当年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情感注视我们,想来,天堂里的先生依然还会这样注视我们……
谨向先生叩首问安!
关键字:艺术,自己的,尹一鹏 雕塑 陶瓷艺术内容标签: 艺术 自己的 尹一鹏 雕塑 陶瓷艺术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