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洞遗址发掘全景。(受访者供图)
出土石器。
11月7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通报会上获悉,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四川)文物保护项目已全面启动,这是迄今为止我省考古发掘面积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文物保护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开始至2021年结束,其间将开展多项考古工作。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攀枝花市至宜宾市)规划建设的四个水电梯级的最上游梯级,是我国目前第四大水电站。2011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对乌东德水电站库区枢纽工程建设用地进行文物古迹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并根据调查结果出具相关影响评价报告。今年6月,库区内文物点猴子洞遗址发掘工作开始启动,标志着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正式开始;10月,库区内文物点河东田遗址、河头地遗址、河漂遗址发掘工作启动,标志着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工作的全面启动。
据省考古院此次项目主要负责人刘化石介绍,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文物保护项目主要涉及四川、云南两省,四川区域项目则主要位于凉山州会理县、会东县境内,计划发掘面积共计13.48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确认了21处文物点,其中地面文物1处(皎平渡渡口遗址)、地下文物20处。地下文物按区域分枢纽工程建设区地下文物3处、水库淹没影响区地下文物17处;按年代分新石器至战国时期地下文物13处、明清时期地下文物7处。”刘化石说。
“项目地处横断山脉南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地区是天然的民族迁徙通道、文化传播的走廊,又是星罗棋布的小区域文化的孕育之地。”刘化石说,根据前期工作,发现在项目区域内,在距今4500年前至2500年前,都有连续不断的人类聚居和繁衍,“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确定当时的人类为什么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生活在这里,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例如在确认的21处文物点中,有8处都有石棺葬。如此高密度的出现,究竟是何原因,也待进一步考证。”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省考古院与当地政府联合成立了工作小组,以省考古院现有技术力量为主体,根据工作任务邀请国内高校或考古科研机构合作课题研究和多学科研究任务。根据前期专家研讨,工作任务不仅包括构建城河流域新石器至战国时代的考古学年代序列、拓展石棺葬文化的研究等,还包括以此研究西南丝绸之路及明清移民历史。
据省考古院院长高大伦介绍,此项目是我省文物考古一个重要项目,根据前期工作,预计两三年之内就将会有重要发现。吴梦琳
关键字:考古,东德,文物
内容标签: 考古 东德 文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