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长城沿线发现十三座边关,作为长城的一部分,关城除了防御设兵屯守外,还在其附近设有堡城。
据考古专家介绍,长城高林台城址共发掘三个区域,历时近一年,发现房址2座、灰沟4条、灰坑63座、土墙1道、石圈1座。出土陶器、建筑构件、铁器、铜器、石器等300余件不同时期历史文物。
通过对城墙和护城河的研究发现,该城址为汉代在燕北长城内线南侧修建的一座堡城,用土夯筑,高约为5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东北早期长城最大城址之一。当时修筑长城的显著特点是就地取材,没有石砌或土筑的规律,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差别较大,修建地点也因地制宜,从平地延绵到高山。
经过考证,该城址所在区域最早为燕人在此活动,到汉代开始筑城守备,至唐代城址的防护体系遭到破坏,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该区域长城的塞、城、亭障、烽燧等军事防御措施齐全,敌方若来犯以燃烟、点火为信号向周围及内地报警。
本次对汉代长城堡城的系统考古发掘,为全面了解汉代长城的城防体系、城内布局、营建特点等提供依据,推动了对汉代堡城防御和东北边疆政策的科考进程。同时从中发现的一些唐代遗存也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完)
关键字:长城,汉代,唐代
内容标签: 长城 汉代 唐代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