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挖出明代墓碑
去年9月,宝坻进行北城东路拓宽改造,在挖掘下水道时意外地挖出几块石碑。当地文博专家随后赶到,初步判断石碑是明代古墓的墓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之后墓碑被宝坻区文化局保管,专家对其进行研究。
宋健介绍,四块墓碑实际上是两通,各自包括盖和墓志铭。其中芮公的盖上刻有“明郑府典膳正致仕后邨芮公墓志之铭”几个大字,“致仕”在古代是“退休”的意思,“典膳正”是官名。也就是说,这位芮公是从典膳正的岗位上退休的。典膳正是个什么官?据张政烺主编的《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明朝诸王府掌管膳食的官吏,诸王府长史司典膳所置,各一人,初正六品,后改正八品。”
专家辗转弄清来历
墓志铭的字迹因年代久远,模糊不清,给考证带来了难度。宋健翻看了康熙、乾隆年间两部《宝坻县志》,没有找到曾经担任过典膳正这一官职的芮家人。几天前,宋健在网上找到了宝坻《芮氏族谱》,解决了“芮公是谁”这个问题。原来,这位芮公大名叫芮最,他的哥哥芮杲也是典膳正。至此,“芮公”问题彻底解决:郑府,是分封在河南的“郑府繁昌王”;典膳正,即明郑府繁昌王府中掌管膳食的六品或八品官;“后邨”是芮最的号;“芮公”是尊称。高立红 通讯员 杨松
关键字:宝坻,墓碑,明代
内容标签: 宝坻 墓碑 明代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