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留下来的抱鼓石。
在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有一个上房村。村子虽小但历史悠久,在村边一处空地上,还保留着一对石构件抱鼓石,据考证属于明代,已有500多年历史。
日前,记者见到了这对抱鼓石,可惜的是有一尊抱鼓石已断开,而保留完好的另一尊,能清楚看到精美的石刻。村民周告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有个周家祠堂,名叫旌义堂,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对抱鼓石就放置在祠堂大门前。50多年前祠堂被拆,一些建筑物构件被用于其它房屋上,这对抱鼓石也被村民们运到水塘边,用作水跳板,后又被村民们运至这里。当地文管部门介绍称,明代的抱鼓石属一般性文物,可予以保护。 通讯员 高晓平
扬子晚报记者 梅建明 文/摄
■新闻名词 抱鼓石
抱鼓石是汉族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属于门枕石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
关键字:明代,祠堂,这对
内容标签: 明代 祠堂 这对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