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95年首次对这处称为富平桑园的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局部试掘时一组呈“品”字形的窑炉遗址出土了鸱吻、兽面砖等唐代建材。到2012年时进行详探,发现在唐代定陵南侧9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有十三组砖瓦窑,估计总数量超过500座。
根据2013年至2014年对该遗址的考古发掘计划,考古专家在六组窑炉遗址区域共布方18个,考古发现了保存完整的窑炉、取土与初加工土料的场所、坯泥堆积坑和窑后排水设施,了解了窑场烧制中的分工情况。
专家发现,除最南端的第五组3座窑为平面品字形分布外,其余的窑均呈两两相对式、南北方向延续的布列,相对的两排窑间为长条形的操作通道,平面像蜈蚣的形状。囿于村庄打破,勘探显示每组窑的长度不等,最长的窑组长达280米,分布窑炉多达78座。根据考古揭露出的26座窑炉,专家发现皆是马蹄形半倒焰式馒头窑,主要由窑门、窑室(火膛、窑床)、吸烟孔、烟室、烟囱等组成。让人意外的是,在已发掘的窑炉中有两座窑壁上发现修建窑炉时工匠留有文字,还有部分绘画作品。
同时,考古人员还发掘了一个操作通道,发现通道为拱顶式过洞。其掏挖过程中,应是边挖边进行筛土加工,通道兼做取土场地与原料初加工的场所。
专家认为,近年来陕西加强了唐代帝陵的考古工作,包括陵墙、下宫、司马道、石刻、窑址等文物信息日趋丰富。随着唐定陵南侧确证发现大型窑址,闻名遐迩的“唐十八陵”中有十一座都在其附近发现有窑址遗存。虽然其数量不等,但与唐定陵同位于富平县的唐丰陵附近也发现至少三座砖瓦窑,进一步证明修唐陵时就近建设窑场应当是通常模式。 据新华社
关键字:考古,窑炉,唐代
内容标签: 考古 窑炉 唐代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