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去世,殉葬人数达177人,包括3位子车氏的大臣,当时秦人作诗哀叹,就是著名的《诗经·黄鸟》篇。这段‘三良从死’的历史公案在《左传》、《史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介绍,此次展出的“子车戈”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与子车氏有关的文物,从文物角度印证了“子车三良”为穆公近臣,子车氏为春秋时秦国重要宗族的记载。
据了解,“子车戈”今年8月出土于甘肃省甘谷县的毛家坪遗址。2012年至2014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5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发掘。共发掘墓葬199座,出土铜容器51件,陶器约500件,年代从西周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晚期。
毛家坪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领队、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介绍,“子车戈”出土于毛家坪遗址中级别最高的墓,年代为春秋中期,墓主为成年男性,墓中有五鼎四簋,戈上铭文有两列共14个字,右列前六字为“秦公作子车用”,余字锈蚀不清。
“从墓的规格和年代来看,我们可以推断毛家坪遗址该区域为子车氏家族墓地,墓主人很可能是子车氏家族的族长,是秦穆公派驻当地的一个行政长官。”梁云表示,“子车戈”铭文上的“秦公”极有可能就是秦穆公,它的出土为历史上“三良从死”的故事作了一个文物注脚,具有很大的考古学意义。
“三良从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不断在后世文学和史学创作中被提及和争论,从《诗经》、《左传》、《史记》、《汉书》,到曹植、陶渊明、柳宗元、苏轼等诗人,都从不同角度留下“咏三良”的篇章,并逐渐形成了“黄鸟悲鸣”的文学意象。(记者 朱基钗 肖正强)
关键字:出土,公案,遗址
内容标签: 出土 公案 遗址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