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组队实施的“姜女石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于2013年启动,计划于2015年完成。该项目旨在通过物探扫描和水下探摸的方式,结合陆地遗迹调查,探究“姜女石”等海蚀柱与岸上秦汉宫殿建筑之间的关系。
姜女石秦汉遗址位于辽宁省绥中县万家镇南部的海滨地带,1982年发现,遗址群主要包括石碑地、止锚湾和黑山头三处秦汉行宫建筑遗址,三处建筑南面海中各自对应一处海蚀柱,依次为姜女石、红石砬子和龙门礁,形成独特的滨海建筑景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迄今发现罕见的保存较好的秦汉行宫遗址。该遗址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部完成了对姜女石水下考古调查区域的测量工作。对绥中姜女石遗址的碣石海面以上部分进行精确测量,在发掘区东侧新布探方100余个,测量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并采用悬高测量法,获得了反射棱镜无法到达位置的高度,测得碣石最高处距海面17.98008米。
关键字:遗址,考古,水下
内容标签: 遗址 考古 水下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