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讨会围绕濮阳历史文化遗迹,以及濮阳及周边地区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充分讨论濮阳地区在中国史前时期文化的形成发展,揭示濮阳地区在中华古代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作用和地位。
会上发布了对戚城龙山时代城址发掘取得的重要收获:东城墙探沟发现了宽30米、高3米的龙山文化古城墙,而且当时最先进筑城技术——版筑法印迹清晰。
“通过对濮阳龙山时代城墙遗址的研究,来看它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地位。这个城墙在时间上跟舜帝的传说年代是吻合的,而它的位置又跟舜的活动范围是一致的。它对研究史前文明有一定借鉴意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
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李伯谦认为,“五帝当中至少有三个:颛顼、帝喾和舜,都曾经在濮阳这个地区活动。因此,濮阳在华夏文明起源过程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濮阳因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由蚌壳摆塑的龙图案,这被人们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龙乡”。也有着“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记者史林静)
关键字:濮阳,考古,地区
内容标签: 濮阳 考古 地区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