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显示,秦人自西而东迁徙过程中,历经八迁共“九处都邑”,即“西垂”、“秦邑”、“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和“咸阳”。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平阳宫城是秦宪公新建的都邑,陵园也随之附设,葬于此处的有其后四位国君,即秦武公和执政于雍城初期的秦德公、秦宣公和秦成公。
根据秦人墓随城建的建制,自2013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这一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探,共确定了11座墓葬,其中最大的一座“中字”型墓,形制与凤翔秦公一号大墓基本一致,专家推测墓主为秦武公。
专家表示,根据近年来在甘肃礼县大堡子山M2墓和陕西凤翔县秦公一号大墓的西墓道南侧,相继发现乐器和车马祭祀坑这一特征,考古人员认定太公庙乐器祭祀坑的东北方向应该有秦公大墓存在的可能。
同时,上世纪80年代太公庙发现青铜器秦公镈,一套3件,体量恢宏,纹饰繁缛,其中一件通高75.1厘米,重62.5公斤,有铭文135字,是秦武公祭祀祖先的礼器。结合附近发现的其它遗迹,其时代和性质都指向秦的第五处都邑“平阳城”。这是秦国营建的第五座都城,也是迁入关中后营建的第三座都城,共使用了36年。
考古专家认为,宝鸡太公庙遗址勘探发现的秦公大墓和车马坑,是探索早期秦文化的重大发现,对推动以秦都平阳为纽带的早期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完)
关键字:平阳,太公,发现
内容标签: 平阳 太公 发现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