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氏具隔髓松木化石
2012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疆发现了一种“斯氏具隔髓松木”化石,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他们还原了2.55亿年前的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清凉往事”,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上。
事实上,植物对气候、二氧化碳比较敏感,雨水多、温度高的时候,树木生长相对快,木化石中的细胞会比较大;而天气冷,又比较干燥的时候,树木生长就会比较慢,木化石的细胞就会比较致密。通过对“斯氏具隔髓松木”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原了2.55亿年前新疆吐鲁番的气候:那里清凉潮湿,年平均气温在12-14摄氏度,年平均降雨在900-1240毫米。大约2.5亿年前,由于地质板块运动碰撞、挤压,形成了博格达山脉,影响了大气环流,阻挡了带雨的云块,造成了今天的吐鲁番盆地的干旱酷热。
关键字:吐鲁番,化石,木化石
内容标签: 吐鲁番 化石 木化石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