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树干”揭露蜀王府水榭面貌
记者昨日在成都体育中心考古发掘工地认真观察,发现从“树干”状木条的排列方式来看,类似于人工搭建的木质建筑,另外由于长度较长而宽度适中,与公园中常见的水上长廊有些相似。
市考古队工作人员李平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推测这些“树干”状木条是蜀王府的水榭遗址。“这座木质建筑位于水上,从残存木条的形状、走向可以大致推断出,它应该曾经是明代蜀王府水上园林中的水榭,即园林中临水而建的供游人休息、赏景的亭台和平台。”记者在现场目测,已发掘出的水榭遗址长10余米,宽5米左右,面积不小,李平表示,这些区域可能只是水榭的一小部分,“接下来工地的东北区域还将继续发掘,木条的数量一定还不止这些,水榭的面积可能会很大。”
红砖“城壕”或为蜀王府景观水池
日前,市考古队工作人员在发掘工地北部清理出长度超过70米、由红色方砖整齐砌成的墙壁,最初曾推测为明代蜀王府的内城墙,后又推测为蜀王府的城壕,但“城壕”中的4个方形凸起令考古专家很是疑惑。昨日记者获悉,考古专家对“城壕”的最新推断为蜀王府园林中的景观水池。
记者跟着李平的指引仔细观察,发现4块凸起大致将已发掘出的“城壕”分成了三片区域,其中东片区域与水榭遗址相连,面积较大,中间区域相对较小,而西片区域同样较大,且尚未清理完全。“这4个凸起两两相对,正好把红色墙砖中间的水域分隔成三个部分。多年前西华门附近的军区修建大楼时,也曾发现有类似的情况。所以我们推测,这片砖墙中间可能不是城壕,而是蜀王府的景观水池,水池中应该不止有这4个凸起,可能分隔成了很多片小的水域。至于这些凸起是否有小桥相连,现在还没法判断。”李平说。
记者 祝丹妮 摄影报道
关键字:王府,水榭,城壕
内容标签: 王府 水榭 城壕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