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棺木质为松木
发黄的丝织品
3月8日,在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境内出土的、距今1500年前北魏时期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贵族漆棺在锡林浩特市开棺,目前墓主人身份、性别还未确定。
据正镶白旗文物管理所所长苏宁介绍,位于正镶白旗境内的北魏墓葬群,于2013年10月26日被犯罪分子盗掘时,当地马背文物保护队的牧民队员图门及时发现并上报,才幸免被盗。当年11月23日,自治区和锡林郭勒盟的文物部门,及时将墓内漆棺抢运到锡林浩特市。
出土的漆棺木质为松木,木棺斜长2.7米,头部高1.4米、头部宽1.2米。棺头处覆盖一层丝绸,木棺装饰有鎏金泡钉数枚,木棺头部及脚部分别绘有人物等彩绘。棺内是单人葬,墓主人仰身平躺,其尸骨上缠裹着大量发黄的丝织品。墓主人头戴金属头箍,面部缠裹丝织品,脖子戴着项圈,腰部环着腰带,脚蹬皮毛靴子,棺内还发现刀剑,人物形象具有鲜卑民族特征。棺板外延部分腐朽较为严重,主要集中在棺盖四个边沿处,但整体保存完好。墓葬内除了一具漆棺,还发现陶罐、铁灯、青铜龙首仪仗钩等。
摄影/本报记者 通拉嘎 通讯员 和 平
关键字:正镶白旗,锡林浩特市,丝织品
内容标签: 正镶白旗 锡林浩特市 丝织品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