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遗址上下三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圆丘形土筑遗迹和一小一大两层方台形石构基址。祭坛最底部的石构基址边长约90米,其整体高度超出现地表8米左右。专家认为这座祭坛遗址上下三层的结构、祭祀坑及祭品等遗迹遗物,表明4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尤其是晋陕高原)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结构及其宗教、文化等文明要素已十分发达。
考古队还通过在外城东门两侧城墙区域的发掘,发现一套包括城墙、马面、角台在内的完整防御体系,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加上祭坛、祭祀遗迹以及皇城台夯土基址、池苑遗址的发现,深化了对石峁遗址性质的进一步认识,也为明晰石峁遗址的功能区划提供了可靠的考古学材料。
石峁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的主要遗存之一,为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曾因规模宏大以及在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获得过世界重要田野考古项目。它也是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土石结构城防设施实物,将中国现存土石结构城防设施的年代提前了2000多年,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发现。
关键字:遗址,祭坛,基址
内容标签: 遗址 祭坛 基址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