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地域辽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称其为“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的后院”。1998年发掘的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墓地,发现一批公元9-10世纪的游牧民族墓葬,体质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谢尔塔拉人群在颅、面类型上与现代蒙古族最接近,基本上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谢尔塔拉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蒙古人在松漠之间的崛起提供了首批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实证资料,深受中外学术界关注,成为在呼伦贝尔地区研究蒙古族起源的重要基点。
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是中国结集出版的首部地市考古大系。蒙古族源项目两位首席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和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馆长、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共同作序说,《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系统展示呼伦贝尔地区的民族文物考古成果,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揭示包括蒙古族在内的森林草原民族的生产、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既为蒙古族源学术研究奠定基础,也将丰富和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认识。
“蒙古族的形成与发展、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希望全世界研究蒙古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学者加强交流与合作。”他们表示,蒙古族源项目将在以往田野考古工作基础上,开展富有成效的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获取与蒙古族源相关的新的考古实证资料,科学构建蒙古史前史的框架,推动中国蒙古学的发展,开创国际蒙古学研究的新局面。
2012年8月,“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正式立项,项目为期10年。中国社科院科研局为项目责任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和呼伦贝尔市政府。
关键字:蒙古族,呼伦贝尔,考古
内容标签: 蒙古族 呼伦贝尔 考古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