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水塘坝位于昭通市城东南,距离城区约1公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先后发掘出象、犀牛、鹿等鱼类、两栖类、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化石,是珍贵的晚新生代“化石库”。
2009年11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科考队对水塘坝遗址进行第二次采掘时,新发掘出土了古猿头化石和小灵长类下颌骨。经研究测定,该具古猿头属于幼年个体,距今620至610万年,为欧亚大陆晚中新世以来古猿化石发现记录中第二个较完整的幼年头骨。
“水塘坝发现的古猿头面部基本完整,保存状况极佳,仅有微小的变形,为研究这一地质历史时期古猿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十分珍贵的信息。”据水塘坝项目负责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介绍,新发现的古猿头骨眼眶呈圆角形且宽大于高、眉脊明显开始发育、中面部宽短、突额程度较弱,更为接近人类祖先,对研究古猿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人类起源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陆庆五称,理论上认为,人类起源于距今700至500万年前的某古猿类。当今主流观点认为人类进化第一阶段是发现于非洲的南方古猿,但至今是一个谜。600万年前左右,许多古猿都已经灭绝,但云南还有,且进化明显,随着发掘研究的深入,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地区古猿化石可能挑战人类“走出非洲”一说,成为人类起源的地方。
吉学平表示,虽然已排除了水塘坝古猿头与猩猩的关系,且有可能代表一个新种,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来证实,因此,暂时将其归类于与之更为接近的禄丰古猿属。
对发现后可能遭遇偷盗等问题,昭通市副市长杨桂红表示,该市将严格按照中国法律法规进行保护,严惩不法分子,并成立相应机构保护遗址。同时,在未来考虑申请世界自然遗产,以实现更好的保护。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一直是早期人类起源研究的关键区域。至今,该省已经在开远、禄丰、元谋、保山以及昭通发现了距今1100万年至610万年不同时期的古猿化石,是世界上发现晚中新世时期古猿保存最好、数量最多、时代延续最长的地区。(完)
关键字:古猿,化石,水塘
内容标签: 古猿 化石 水塘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