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沈阳师范大学青年古脊椎动物专家周长付博士介绍,新发现的“巨齿兽”体长约30公分,体重约250克。其骨架周围多处保存有毛发印痕,腹部保存有裸露的皮肤褶皱,证实了早期原始形哺乳动物已广泛具有哺乳类皮肤结构。
周长付说,哺乳类形态特征的起源可追溯至晚三叠世和侏罗纪的原始形哺乳动物化石。原始形哺乳动物很少有保存头颅和肢体骨骼,更少有毛发保存成为化石。因此,新发现的“哺乳形巨齿兽”化石是十分珍贵的。
该化石由沈阳师范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组成的课题组,于2010年冬天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距今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地层中发现。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孙革告诉记者,内蒙古道虎沟属于燕辽生物群。燕辽生物群是侏罗纪陆生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生物群,以辽宁西部、北京西山、河北北部以及内蒙古宁城等地区为代表。
燕辽生物群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包括耀龙、翼龙、狸尾兽和此次发现的巨齿兽等动物化石,以及燕杉、异羽叶、银杏等植物化石。(完)
关键字:化石,哺乳动物,生物群
内容标签: 化石 哺乳动物 生物群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