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寺有关工作人员透露,这次发现的石质莲花覆盆柱础共12只,呈对称分布,本是作为保国寺大殿后观音殿的柱础。东南大学、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专家结果考证确认,这批“石莲花”出自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
大殿后的观音殿本是清代建筑,为何此次发现了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古建遗构?
专家考证勘测发现,这些石质莲花覆盆柱础的周径与保国寺大殿内现存的北宋檐柱的周径相一致。而根据史料记载,保国寺大殿内柱础系清康熙年间修缮时所替换。
因此专家对这次发现的石质莲花覆盆柱础有两种猜测。
一是为当时存在的古建筑中所遗留;二是可能系保国寺大殿在清康熙年间维修时被替换的柱础移来所用。
专家又发现,这批“石莲花”的覆盆高度和莲花瓣的弧度与宋代《营造法式》记载比例数据高度吻合。而且部分柱础的莲花覆盆基座上出现的“锯匠”、“花墩”等文字,这些术语均为在我国古代早期建筑中所使用。
文保专家称,这是近年来保国寺古建筑群极为重要的一次发现,为佐证保国寺大殿建成年代提供了又一有力的物证。
文保专家称,这是近年来保国寺古建筑群极为重要的一次发现。
关键字:柱础,保国,发现
内容标签: 柱础 保国 发现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